一粒大米打出一个世界 在千变万化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你只要抓住哪怕一个小小的商机,你就有可能成功。河南打工仔薄液,以敏锐的眼光从大米上发现了一个商机,并用他的智慧与努力去求变创新,最... 散文 2025-04-19 0
梅雨季节 梅雨季节的天空湿漉漉的,恰似悲伤佳人的眸子。这样的天气是沉闷的,没来由的想起悲伤的文字,悲伤的往事,悲伤的心情。悲伤逆流成河。曾几何时,开始迷恋郭敬明的小说。喜... 散文 2025-04-19 0
小草的赞歌 春“咣当”一声来了,这春,就属于大地的了。春一旦把自己的缰绳散开,赶着劲地催促着万物来向自己供奉着花的香甜,让自己春的情怀充满了浪漫和脂粉味,面对春的临幸,于是... 散文 2025-04-19 0
细雨凝香 老树苍凉着灵魂,静观天地悠悠过客;细雨轻拂着心灵,凝神古今苦苦寻渡。伴着浓浓诗情画意,荡涤心灵的天赖之音,融化贯通在千变万化的音符中,吸引你去领略喜怒哀乐奥妙之... 散文 2025-04-19 0
问命 命是个什么东西,具体长什么样,有什么特质,有什么喜好,偏爱,我都不知道。可见我是问错了,问一个虚无的东西,还要白纸黑字写出来,我傻得可怜。可是每个人都这样问过:... 散文 2025-04-19 0
清醒着暧昧,暧昧着清醒 零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我对着电脑面无表情。不是别的,只是因为昨夜睡眠不足,所以做出任何表情都感觉耗费体力。这也正是忙起来的时候就会杀气腾腾的原因。但其实,我看着这... 散文 2025-04-19 0
杏帘在望稻香村 看过了怡红院,大观园唯一个男子居住的地儿以后,不知怎么撞到了稻香村。其实走进来的时候,并没有发现我们走进了稻香村。一个大大的院子,前方的一个辘轳井栏,一个草棚顶... 散文 2025-04-19 0
星星多美丽,早餐在哪里? 竹子开花喽喂,咪咪躺在妈妈的怀里,数星星。星星呀星星多美丽!明天的早餐在哪里?竹子尽其所能,把所有的精华全部浓缩到花和种子中。等到开完花结完籽,竹子中贮藏的养分... 散文 2025-04-19 0
酒馆 我又置身在这家叫做音乐房子的酒馆中,仿佛置身在一部老电影中。周围坐满了饮酒作乐的客人,污浊的空气中弥漫着酒气和烟草味。在电影中,这一般是英雄聚会或者是情人幽会的... 散文 2025-04-19 0
感悟生命历程 小时侯,经常一个人徜徉在紫丁香花下、小溪水旁,呼吸着淡淡的花香看小鱼戏水。临家大哥哥每天晨练都送我一个好奇的眄视。终于有一天,大哥哥住足于前问:"你为什么不喜欢... 散文 2025-04-19 0
一片莲荷半湖心 红白莲花开共塘,两般颜色一般香。恰似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杨万里《红白莲》--题记对于兴凯湖,我一直想写几行小文,以此来抒发自己对它的虔诚和膜拜。哪怕文字... 散文 2025-04-19 0
咸宁澄水洞和向阳湖游记 2006年12月10至12日,武汉经济协作区在湖北咸宁召开了专题会议。12日抽出上午的半天时间,参观了两个景点:澄水洞和向阳湖文化村。上午8点30分,我们分乘4... 散文 2025-04-19 0
年的喜悦 腊月因为有了年而变得异乎寻常地美丽迷人,腊月也因为有了新的期待与憧憬,人们从心底里充满了希望。一切的一切都是悄悄的,不知不觉的,顺理成章的,早早地来了。年的喜悦... 散文 2025-04-19 0
城南之夜 当万豪酒店金色的五角楼燃烧没最后一抹余辉时,初秋的夜,便姗姗地来到沈阳的南大门了。这时,远天、近野、浑河、城市,都被笼罩在迷朦烟霭的帐幕之中。慢慢地,这初垂的夜... 散文 2025-04-19 0
左侧的鲜嫩,右侧的枯萎 枯萎的人,鲜嫩的人,我是枯萎和鲜嫩之间的一个驿站,左窗拴着爱情的马匹,右窗系着日月的轮回。我总是打开门,坐在自己的内心里,不说枯萎,也不谈新鲜,只任那马匹,在咀... 散文 2025-04-19 0
捉贼 收完稻谷的那天晚上,下起了2008年的第一场雪,场院里的笑声渐渐消失在皎洁的月光下,只剩下片片飘飞的雪花慢慢撒落在这个丰收的小村庄。装水稻的麻袋从地面一袋袋摞起... 散文 2025-04-19 0
唐诗雅韵颂国魂 中国是诗的国度,唐诗又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唐诗是中国诗坛上的珠穆朗玛峰,在小农社会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一个无法企及的高度。唐诗如中国诗歌的长江、黄河,广阔... 散文 2025-04-19 0
行走,相忘于江湖 接近总是会有欲望的,大多却成了失望。一个失落的人假若遇见了一个失意的人,那会是什么呢?北方的气候在这个时节是干燥而寒冷的。我这个蜗居在江南的北方人,乍一还乡,竟... 散文 2025-04-19 0
昨天的百官:“心桥”的传说 从前的百官上堰头“桃园桥”和“施家桥”之间还有一座“心桥”横跨在“百官街河”上,说起“心桥”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我们百官的三里长街,中间被一条“百官街河”分隔成... 散文 2025-04-18 0
母亲的家乡话与“听说” ——岁月划痕之七母亲是在1954年,她26岁时离开家乡饶阳,到古城保定生活的。刚到保定时她一口饶阳话,后来孩子们都说保定话,她的饶阳话中不知不觉也有了保定味儿。... 散文 2025-04-1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