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话说“咱”的城市
近几年来,疆内许多平面媒体都陆续刊载了一些针对城市文化、城市特色、城市规划、城市建筑此类话题的反思与批判的文章,读过之后,甚感欣慰,以为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媒体与城市行行业业的热心人士,出于对自己所在
近几年来,疆内许多平面媒体都陆续刊载了一些针对城市文化、城市特色、城市规划、城市建筑此类话题的反思与批判的文章,读过之后,甚感欣慰,以为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媒体与城市行行业业的热心人士,出于对自己所在城市的深爱,直言城市的不足,可喜可贺。时值瑞雪纷纷时节,笔者也凑个热闹,信口开河一番。“咱”的城市该是个什么模样?应该具有什么特质呢?该怎样梳妆打扮呢?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关注和考虑的视角也各不相同,但笔者以为城市的规划也好,建筑也好,应以城市的大地理环境为基础,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乌鲁木齐市的大地理环境是什么?自然的诸如巍峨天山(博格达雪峰)、乌鲁木齐河、地貌上的冲击扇地形、城中的红山、雅玛里克山、蜘蛛山等;人文的东西如久远的东西方文明碰撞、古丝道的驼铃声、多民族构成的多元文化、移民带来的移民文化等,这些基本元素抓住了,城市的“魂”就有了。记得影星成龙主演了一部电影叫《我是谁?》,我觉得走过天南地北后,我们是否要经常性地问一下自己,“我是谁?”如果不知道“我是谁?”既是“我”的悲哀,也是我们城市的悲哀。
拿“咱”乌鲁木齐市的河滩快速路来说,美不美,一个字“美”,好不好,一个字“好“,但总觉缺点什么,说到底缺一种文化内涵。河滩快速路是建在乌鲁木齐古河床上,没有乌鲁木齐河,就没有这座城市,这条流淌了千百年的河记载了过去的悠悠岁月,也寄托了城市未来的希望,可现在每每从这条路上走过,在体会着现代化的车轮带来的速度快感时,有谁会想到是走在古河床上呢?现在从克拉玛依东路至新医路段尚依稀可辨古河床,若城市规划时有一个古河床遗迹的主体公园规划,让远方的客人及城市的后人驻足遐想,谁说不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呢?可现在呢,上述路段被毫无章法的民宅侵蚀了上苍赋予这座城市逝去的印痕,甚为惋惜。人类文明大都与江河有关,古埃及文明与尼罗河、巴比伦文明与两河、中华文明与黄河长江等等,我们这座城市的人文沉积与乌鲁木齐河息息相关,城市若以过度发展牺牲自然遗产,通过后天的人造景观去弥补永远的缺憾,这是城市的遗憾。
同为西部,由于纬度的差异、经度的差异、海拔的差异,各地展示自我的表现形式也存在差异,乌鲁木齐地处欧亚腹地,传统上是草原文化、绿洲文化占主体,是旅者与守望的有机结合,主旋律是动态的文化,要不乌鲁木齐的蒙语原意为“优美的牧场“是从何而来呢?草原文化更多地是展现一种动感、速度、韵律,风尘仆仆,逐草而居,浪迹天涯。农业文明追求一种相对稳定、朝出幕归的生存状态。乌鲁木齐在展示自我时,把“动”与“静”的文化特质通过规划语言和建筑语言表达出来,同时融入现代的文明成果,古韵而不僵化,现代而不时髦,热情而不嘈杂,这应是我理想中的“咱”的城市。我们不可能倒退到驼铃声声、丝道古情中去,关键是我们的政府、规划师、建筑师应该把握“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尺度,在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营造城市时,体现城市自己的风貌,构筑和谐的家园甚为重要。
疆内一些建筑师近几年在媒体上就城市色彩的问题谈了不少真知灼见。哈尔滨市经过充分的征求意见,以地方性法规的形式,规定了城市主导色,使城市总体色感、色差不至于显得杂乱,笔者以为哈市的做法值得借鉴。新疆由于地域辽阔,环境上的色彩呈现了多样性的特点,另外各民族对色彩的喜好差别,在民族建筑、民族服饰上的表现也很有特点。乌鲁木齐市作为首府,如何确定自己的城市的主导色,兼收各地、各民族的一些特色,使之与城市的发展很好地融合,是应该好好下功夫研究的事情。
如何落实“以人为本”?乌鲁木齐人,其实也就是新疆人有那些特点?包括衣食驻行,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这些“动”的素材与之匹配的城市规划,城市建筑方能调配出乌鲁木齐市的文化品位。
新疆人除了特定的民族特色外,多元文化、移民文化经过彼此影响、渗透,展现出来的是多姿多彩的风貌,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动的画面、静的画面相映成辉,“我们新疆好地方”不就成了“都说新疆好地方”了嘛。
东坡先生诗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此身在山中。”讲的是一种意境。乌鲁木齐城市沿乌鲁木齐河这条轴线,东西凸出,大背景是巍峨壮丽的博格达雪峰,小背景红山,雅玛里克山,蜘蛛山等。极目远眺,夏日里雪映朝阳;冬日里原始腊像,何等妙哉!壮哉!可我们的城市,远视的画面,近视的画面,平视的画面,仰视的画面,俯视的画面,是什么?没有特色的屋顶,杂乱无章的水泥积木,将目光所指的天际线搞的支离破碎。城市规划、城市建筑的模仿秀,把“咱”的城市搞的天南地北归来后,发现彼此竟是如此的似曾相似,有时不免问自己,这是我的“家”吗?
东拉西扯一番,毫无章法,惶惶然——不管那么多了,“我爱我家”使然。曾经看过报纸上有一篇文章叫《城市需要什么?》,说到城市不同于乡村的是:城市需要批评,笔者很赞同这个观点,因为城市的胸怀是最宽广的。
版权声明:本文由1.76精品复古合击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关于“富养女,穷养男”
下一篇:隐士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