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是就业惹得祸
“真没想到,暑假里我想找一份临时工都是那么难。不敢想象毕业后找一份对口专业的工作该是怎样的情景,真的很不容易,现在已经不断地降低自己的标准,哪怕从事体力的活都行,然而,却还是那样的难找。”这是2008
“真没想到,暑假里我想找一份临时工都是那么难。不敢想象毕业后找一份对口专业的工作该是怎样的情景,真的很不容易,现在已经不断地降低自己的标准,哪怕从事体力的活都行,然而,却还是那样的难找。”这是2008年5月23日刘伟写的“就业难”心得。原本这是个幸福的家庭,悲剧来自不久前女儿刘伟的自杀。在石家庄学院上大三的女儿刘伟今年即将面临毕业,这个春节她都没顾上回家和家人团聚,一直在为就业而四处奔波和焦虑着……而家人再次见到她时竟然已是“阴阳两隔”了。(2009年2月25日《燕赵都市报》)
又一例大学生因就业压力而自杀的残酷事实。这是继2002年12月27日湖南某大学毕业生吴云中难解就业压力跳楼自杀之后的又一典例。
原是“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们为何就如此脆弱?“要毕业了,我却不知道如何主宰自己的人生,自己成不了自己的主人,而是奴隶,只在压力中度过,能不痛苦么?”在刘伟的日记里,我们不难看出时下大学毕业生对就业问题上的一大共性:没有人生规划,对自身能力不够自信,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干什么。而一旦经过几次失败的面试,部分大学生便对自己乃至所在学校产生极度的不信任,随之便是强烈的自卑与失落感。
当然,连年的高校扩招政策也让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重。据央视新闻网报道,2009年中国将有611万名研究生、大学本专科学生毕业。光是大专学历以上的毕业生就这么多,再加上中专毕业生、各类社会教育机构培养的毕业生,数量让人咂舌。关于高校扩招的原因,各类新闻媒体曾竞相报道过,到底是为了学生好,还是为了自身利益,我们不得而知。
不管是何种情况,时下最为迫切最为严峻的还是就业,而主要的仍是大学生就业。毕竟,大学生花了几万块钱去上大学,花了十几年的青春去深造,一旦“毕业=失业”的传言成为不争的事实,那受害者还是大学生。
“在别人看来,你们大学生都可以找到一份舒适的工作,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而真正做了大学生才知道远非如此,工作是何其的难找,未来又是何等的渺茫。一切都是个未知数!”“早知如此,我宁愿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乡村女孩,过一辈子平平淡淡的农村日子,也就知足了!为什么非要走这上学路,注定要吃更多的苦,受更多罪。”这些泣泪的文字代表的不仅仅是自杀女大学生刘伟心声,不知有多少大学生会有如此的感觉。除此之外,一旦不能顺利就业,还要面对亲友的质疑,外界的各种舆论压力。
“今天去参加有关话务员的培训,出乎意料的是竟然有近200名同学报名了,原以为没多少人会干,一个小小的暑假兼职竞争就如此激烈,可想,就业有多么的艰难!”2008年6月4日,在参加一个话务员的相关培训时,刘伟在日记中又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我还没有从学生转变为社会人,毕业即将临近,现实就在眼前,纵然有千万个不适应也得适应,所谓‘适者生存’,人只有适应社会,才能更好地生活!如果不改变自己,那么只能被淘汰,赶紧直面生活吧!”
赶紧直面生活吧!正如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写到的那句话:“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不管就业路上有多少挫折与坎坷,作为大学生的我们都不应该轻言放弃。只要充满信心,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以积极心态面对社会,笑对生活,总会在纷繁的职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何况,面临就业问题的,还有我们的农民工朋友们。死亡,不是最好的解脱;活着,才是勇敢与坚强最有力的诠释。
版权声明:本文由1.76精品复古合击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