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阎尔梅唯一的一篇赋《崆峒山赋》

解读阎尔梅唯一的一篇赋《崆峒山赋》

租入杂文2025-11-05 18:26:35
豹韦堂本《阎古古文集》仅两卷,六十余篇。张相文出版的《阎古古全集》又进行了调整,他说“文集依家藏本,然非山人所手订。凌杂无伦,亟须厘定。如姚明恭所撰《景文公墓志》,原本搀入,今移之年谱。《抚定高军》,
豹韦堂本《阎古古文集》仅两卷,六十余篇。张相文出版的《阎古古全集》又进行了调整,他说“文集依家藏本,然非山人所手订。凌杂无伦,亟须厘定。如姚明恭所撰《景文公墓志》,原本搀入,今移之年谱。《抚定高军》,乃上史公各书之一,原本误作奏记。《崆峒山序》,原本曰赋,然全体无韵,实非赋也。今正其名。又贺启数则,乃代人捉刀,应酬清吏之作,今俱删之。”经过他的修订减少了近十篇,还剩下五十八篇。其中他提到的《崆峒山赋》被改成了《崆峒山序》,其原因是“全体无韵”。但是我读下来,认为这的确是一篇赋,并无可怀疑之处。下面对这篇赋作一些分析。
一、原赋全文与解读
白耷山人昔以山左之难,出亡许郑之郊,见其岑溪岭险,聚落疏凉,不类近时风气。因叹曰:“此古有熊氏之墟,夏之天子飨诸侯于颖水之上,奏钧天之乐处也。”秦汉依川置郡,犹为近古。后代分道(唐制)、分路(宋制)、曰钧、曰禹(万历初钧字避讳,改禹州),古意索然矣。乃其形胜人物生成不易者,故可得而略述之也。
宪涛按:以上为第一段。山人自述因山东逃归沛县之事,家破人亡,出逃至河南禹州。见此出山高岭险,和别处不同。山人感慨说,这里是黄帝宫殿的废墟,夏朝的天子启曾在这里宴请诸侯,命人演奏过《钧天》这首天子享用的曲子。“帝启之岁癸亥,帝即位于夏邑,大宴诸侯于钧台,诸侯从”(《竹书记年》)。历史非常久远了。到了秦朝才在这里设置了郡县。后来到了唐宋,分别被称为改称道和路,这里被改为钧州,到了万历年间,因避讳才改成了现在的禹州,古老的意义一下没有了。想一想,山川人物生成不易,因此请允许我介绍一下这里。这一段就是一个引语,下面就是重点介绍禹州的形胜和人物了。
大河以南,长淮之北。箕山西据(箕山在禹州西,故阳城南),颖水东环(颖水在北城门外)。三峰凸凹(三峰在禹州城南十里),如笔架之横案前。二室嵯峨,似云屏之张天际。疏渠溱洧,负扆空同。空同者,黄帝问道于广成子之山也。金洞结悬巢之半,上下无阶。石梯当绝壁之阴,微茫有窦。厂无馀地,道人每栈树为宫。谷有灵踪,游客长扪萝代杖。饵黄精于具茨(山名),丹遗鸿寨(山名)。题白松(白松在密县东,黄帝葬二女处)于大隗(山名,亦作地名),碑断雕崖(山名)。携家隐士,樵苏虎豹之间。采药仙翁,出没烟岚之内。吹别园之风香,窖藏嘉卉,溅幽岩之雪瀑,山度余音。沙澄鳞现,则旋目低飞(旋目一作鹮目,水鸟名)。树密禽交,斯画眉新啭。竹鸡翎翠(山多竹鸡),雊丛刺以无痕。松鼠尾长,跳柔枝而不坠。斯时也,岁惟强圉,节迈秋分。天影渐嶐,露华微冷。莲栗之房欲折,槲柽之叶乱鸣。柿比霜柑,枣如火齐(去)。野蟀长吟于豆圃,寒蛰高嘒于梧原。晨风入牖,美人之纨扇不情。夜雨惊帷,荡子之葛衣无用。蛰虫得气之先,及晴坏户。玄鸟见几而作,乘晓呢梁。
宪涛按:这一段重点介绍了禹州的地理位置,突出了它的重要性。然后重点介绍崆峒山的险峻和美景。这里动植物繁茂,出产也很丰富。是一个人间仙境。
爰有云间学士(沈绎堂,讳荃),持节备兵,方外词宗(时计子山、陶季深在绎堂幕中),连床挥塵。山人喜之,过而问焉。髡钳即久,畏泄真名。缟纻才通,欢如旧识。倒屐承筐,异待忘年之友。髯参短簿,同为入幕之宾。蕉桐夹径,无风自奏篪簧。萝薜蕤桥,得月皆成组縤。西园命酒,东阁论文。考郡州沿革之所从来,补山海注笺之所未备。声兼骚雅,义取褒讥。
宪涛按:这一段重点说山人十年前在禹州认识了云间的沈绎堂及其幕僚计子山、陶季深等人,大家都很欢迎他。只是因为怕引起祸事,没有敢把自己的真名说出来。但是大家一见如故,常在一起饮酒作乐,作文赋诗。共同探讨郡县的沿革和古代文献的缺漏。
夏后之云璈不振,寂然阳翟之台(禹州,古阳翟)。姬公之圭石虽存,没矣郜城之鼎(圭石在嵩山东南,古郜城即成王定鼎处)。田舍儿就涧饮牛,孰为巢父?兵家子缘林牧马,谁是襄君(襄城县在禹州南,即七圣迷踪处)?薄帝王为劳形不受,天下无若是高人。视秦楚为奇货可居,世间有如斯大贾(吕不韦,阳翟大贾)。轩皇以梦卜求贤,浪传风后(风后,黄帝四相之一也,今以名山)。太岳之子孙失守(许太岳之后也,许田见春秋),不祀许田。观齐师次陉之义(陉山在禹州东北),王者不以兵车。读郑伯克段之文(克段于鄢,即今鄢陵,在禹州东),天伦遂如雠敌。聂姊坟荒,瘗佳人之血剑(聂政刺韩相侠累,即今聂)。留侯宅废,埋力士之沙椎(留侯,韩人,即禹州,乃哀侯迁都处)。卓使君有功于汉,仍修密县遗祠(汉卓茂,密县令也。今属禹州。时密县修卓使君庙,余为之记)。韩公子何负于秦,竟起云阳大狱(韩非,韩人)。听战国策士之谈,耻诸侯之不为鸡口。罹甘陵党人之祸,知司隶之无愧龙门(汉李膺,颖川人,今许州,在禹州之东)。
宪涛按:这一段就是作者和好友们一起探讨的禹州附近的名人逸事。包括了从夏到周,从秦到汉的十余位名人和重大的历史事件。意在突出禹州一带的文化渊源之深厚。
于是为之歌曰:万里游兮江海烟,蹋嶕峣兮西风前。抚白松兮扣朱弦,星斗衰兮广皎然,黄金成兮服长年。
再歌曰:陟崆同兮临丹崖,芝草芳兮贤人来。弔颖川兮三峰开,碧梨绀枣贡瑶杯,凤凰集兮次公台(黄霸为颖川太守,即此。或谓许州,非也)。
三歌曰:峣函嵩少辟云门,自此之东皆平原。河山秀兮香氤氲,群仙醉兮丝竹芬,文章五色铭丹珉。
四歌曰:宝剑之芒青瑟瑟,王母佩之摇玄雾。发玉函兮字银漆,神物护之龙啾唧,授佳人兮光如日。
五歌曰:黄帝愚兮有童心,师广成兮大鸿阴。海风无际摔绿琴,梦归来兮天冥沉,霜水凋兮草虫吟。
宪涛按:以上是山人写的几首歌,称赞禹州人杰地灵的。
歌毕,主人乐甚,于是洗斝移筵,开牖纳月。长郎侍坐,短仆行觞。谢刘子之雕龙,酬杨生之吐凤。姓字非常,宾吏皆破颜微笑。悲歌不俗,儿童亦刮目相看。语言之外,如有共患之情。款洽之余,略无避嫌之色。韩信之献故人,本以畏死也,然而何尝不死。臧霸之招亡将,非以求生也,然而何尝不生。委数于天,修名自我。如此居停,时人固不辨此也。于时猗氏(王似鹤,讳含光)、钜鹿(杨犹龙,讳思圣)、阳城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