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的际遇
李斯是十分幸运的。入秦以后,李斯得到吕不韦的赏识,成为吕的舍人。“不韦贤之,任以为郎。”而李斯的幸运,是凭鸡鸣狗盗之技成就一件功业的江湖异士所无法比拟的,也不是凭自荐而名垂青史的毛遂所能比拟的。李斯因
李斯是十分幸运的。入秦以后,李斯得到吕不韦的赏识,成为吕的舍人。“不韦贤之,任以为郎。”
而李斯的幸运,是凭鸡鸣狗盗之技成就一件功业的江湖异士所无法比拟的,也不是凭自荐而名垂青史的毛遂所能比拟的。李斯因此成就了一世的伟业,他的一生对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为吕不韦的赏识,李斯得到了接近时为秦王的嬴政的机会,得到了把所学的帝王之术“货于帝王家”的机会。李斯“说秦王曰:‘胥人者,去其几也。成大功者,在因瑕衅而遂忍之。昔者秦穆公之霸,终不东并六国者,何也?诸侯尚觽,周德未衰,故五伯迭兴,更尊周室。自秦孝公以来,周室卑微,诸侯相兼,关东为六国,秦之乘胜役诸侯,盖六世矣。今诸侯服秦,譬若郡县。夫以秦之强,大王之贤,由醦上骚除,足以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此万世之一时也。今怠而不急就,诸侯复强,相聚约从,虽有黄帝之贤,不能并也。’”这一通进言的结果是“秦王乃拜斯为长史,听其计,阴遣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离其君臣之计,秦王乃使其良将随其后。秦王拜斯为客卿。”从此,李斯开始了与嬴政相濡以沫的人生和事业的辉煌时期,君臣一心,傲视宇内,中国历史也从此掀开了新的一页。
想一想,我们知道的古今中外的人们之中,有谁的际遇好过李斯?有谁的事业比李斯更顺利?或许有吧,但说是凤毛麟角肯定不会错。
但并不是说李斯的成功,完全是因为机遇的垂青。这和他的努力分不开,和他的对时局的洞察和把握分不开,和他的果断而决诀的行动他不开。“机遇永远只垂青有所准备的人们”,李斯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付出的艰辛和努力,虽然史书鲜有记载,但是我们可以想象得到的。
但李斯的际遇远不止此。始皇帝嬴政在有生之年,给予了李斯无比的倚重与信任。从历史的记载中,我们很少看到李斯直接参与秦的军事行动,他更多地是对政治路线的谋划。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李斯从舍人而客聊,真到廷尉、丞相,一直都伴随在秦始皇和秦的身边,是有秦一代文臣之首。始皇帝嬴政与李斯,可谓惺惺相惜,互相倚重信任。从秦王罢逐客之令开始,统一六国的政治军事策略,统一度量衡和文字的伟业,郡县的设置,收天下之兵,焚书,坑儒,完整繁杂的法令,以及二世皇帝的督责行政,李斯都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秦始皇终其一生,绝少对李斯有所猜疑,也就是说,李斯依靠秦王朝推行自己的主张的过程中,几乎都是一帆风顺、左右逢源的。在这一点上,且不说屈死的岳飞、袁崇焕,即使生逢汉武唐宗的董仲舒、魏征也难以与李斯相比。《史记·秦始皇本记》载了两件事可为佐证:
其一:大梁人尉缭来,说秦王曰:“以秦之强,诸侯譬如郡县之君,臣但恐诸侯合从,翕而出不意,此乃智伯、夫差、愍王之所以亡也。愿大王毋爱财物,赂其豪臣,以乱其谋,不过亡三十万金,则诸侯可尽。”秦王从其计,见尉缭亢礼,衣服食饮与缭同。缭曰:“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我布衣,然见我常身自下我。诚使秦王得志于天下,天下皆为虏矣。不可与久游。”乃亡去。秦王觉,固止,以为秦国尉,卒用其计策。而李斯用事。
这是在秦统一之前。尉缭之计,已经包含在李斯的“离间、暗杀”的谋略中,李斯用事不足为奇。值得注意的是,尉缭对嬴政的按语是十分准确的,嬴政一生杀人无数,其中不乏中心耿耿、建有奇功的文臣武将,却始终对李斯钟爱有加。
其二:始皇帝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骑觽,弗善也。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后损车骑。始皇怒曰:“此中人泄吾语。”案问莫服。当是时,诏捕诸时在旁者,皆杀之。
这时的秦始皇已经深居宫闱,天威难测。但他对李斯的不满也仅限于腹诽而已。侍从被杀,完全是因为秦始皇不愿自己的威严被冒犯,自己的行踪被泄露。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始皇帝嬴政,或者嬴政没有一统天下的雄才大略,李斯的这些才华能不能找得到施展的舞台。
版权声明:本文由1.76精品复古合击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快乐源于对痛苦的掌控能力
下一篇:不轻易换,那个属于最原始的美丽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