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买书的忏悔
偶于书堆中翻出一本早年买的《勃洛克抒情诗选》,书的封面因尘封过久己被蠹鱼咬破了。我拍了拍上面的灰尘,翻转看到书的背面铃着一个“深圳沙河市€€€服务部迷你书店”的印鉴,再看看印刷日期是“1991年10月
偶于书堆中翻出一本早年买的《勃洛克抒情诗选》,书的封面因尘封过久己被蠹鱼咬破了。我拍了拍上面的灰尘,翻转看到书的背面铃着一个“深圳沙河市€€€服务部迷你书店”的印鉴,再看看印刷日期是“1991年10月第1版第1次印刷”。我从未去过深圳,相信这本书是九十年代初期,我在广州打工时从街边的旧书摊买下的。早年买书,一般是不分好坏,懂与不懂,只是兴之所致,自以为这些书将来会有用处,只是手头不宽绰,极少问津砖块那么厚的大块头,但每次路经书店或街边的旧书摊,上前转了几转,就头脑发热,总是买上一、二本薄薄且便宜的书籍回来,心里才觉得踏实一点。如眼前这本现代诗集,尽管觉得里面的句子很美,但我并不怎么喜欢,当时我为什么将它买回来呢?想必是一时发昏之故。现在窄小的居室四壁堆满了书籍,又舍不得当废纸卖掉,实是一种不小的负担。而这本诗集,因我的疏懒,既没发挥它的作用,反而遭到蠹鱼的伤害,罪过啊。但想到那个从“迷你书店”将此书买回来后又将其贱卖的人,我的小小虚荣心又出现了:去到书店中,左拣右拣,才买回那么一本或数本自己心爱的书,略为翻阅就将其贱买,实是对书籍的亵渎。特别是那些高品位的文学艺术书籍,它们是文学艺术家的情感的结晶,是人类的永恒的精神食粮,更应珍惜。
《勃洛克抒情诗选》的序言是译者丁人所写,内容是介绍作者的诗歌创作历程。作者勃洛克(1880—1921)是俄罗斯人,出生于贵族之家,早年曾受到俄罗斯现代宗教哲学奠基人索洛维约夫的影响,崇拜“永恒的女性”,这阶段的诗歌充满着神秘的隐喻和象征,表达出生命的虚无,后期的诗风变为讴歌生命的热烈。我觉得,这种历程几乎是所有的思想家、文学艺术家的宿命,他们敏感的天赋很容易就跟其所处的时代精神发生碰撞,进而是返照心灵,从中体会到生命的神秘与虚无,鲁迅早年的作品《狂人日记》、《野草》中就流露出这种倾向。这个时期往往是他们内心冲突最剧烈的时候,他们不断在死亡与恐惧中徘徊,不断寻找出路,如无法越过这一魔障,自杀、疯狂就是他们的归宿,顾城的自杀就是诗人的不幸的天命的写照;如越过这一魔障,他们就回到现实生活中,再次发现生活中的美,并以充满激情的声调来讴歌生活,或是再次走进神秘的殿堂,深入探寻心灵的奥秘,在这方面,孔孟与老庄的生活方式则是很好的楷模。但人们往往看不到落花的凄美,只赞颂那累累硕果——
丰收的果实毕竟是甜蜜的!
二○○四年十二月十六日
注:永恒的女性就是“索菲亚”,作智慧解,心理学上将其看作是蕴藏在男性先天中的原型。《旧约》的“箴言”中,有一段关于智慧即索菲亚的话——“上主在造化之初,在亘古,他先造我。在太初,大地形成之前,我就被造。
版权声明:本文由1.76精品复古合击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关于诗歌(十 )
下一篇:从“叛逆”导向想到小脚女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