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多少泪要流
从去年5月12日汶川发生特大地震至今已经快一年了,这一年的日子过得短暂而又漫长,每一天,都特别的清晰,又特别的迷蒙,沉重,隐痛,噙泪,挂牵,掩饰不住,挥之不去!“512”大地震的时候,在相当长的一个时
从去年5月12日汶川发生特大地震至今已经快一年了,这一年的日子过得短暂而又漫长,每一天,都特别的清晰,又特别的迷蒙,沉重,隐痛,噙泪,挂牵,掩饰不住,挥之不去!“512”大地震的时候,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在那些极其沉重、极度悲伤的日子里,每天读着地震生发的惨烈新闻,听着播音员凝重的声气和语调,看到灾区损毁的一片狼藉,读着日益增长的死亡数字,总有捂不住的心疼,流不尽的泪水。
那些血肉模糊的肢体,那些心惊胆战的魂魄,那些呼天抢地的哭喊,那些撕心裂肺的呻吟,那些迷茫无助的眼神,非亲临其境、置身其中,是不能够明白和读懂的。因为我们所处的地方和环境平安无事、和谐幸福,怎么可能明白?怎么可能读懂?说明白,说感同身受,那其实都是勉为其难,自欺欺人,没有经历,何言明白和读懂?但有一点,谁都知道那种痛苦一定是巨大的,那种伤痕是最深刻的。
人们不能忘记那天李小萌在灾区作现场采访的情形:一群人正在劝阻一位想拿着几片饼干再回老家北川取些农作物种子的农民,他明知道那里已是一片废墟,道路已经损坏,而且还随时可能发生余震,可他却执意要去,谁也拦不住他。因为他只知道种子意味着什么,那是希望,有种子就有收获。小萌见拦不住他,便采访了几位自己失去亲人却在劝阻那位老农的村民,见他们一个个脸上都挂着一丝笑意,仿佛那曾经发生的巨痛已经被掩埋和抚平。他们说:“现在只有一个人了,身上背的东西就是全部的家当,为了亲人,为了这点家当,为了往后的日子,更要好好活下去。”这种坚强令所有的人震惊。而那位老农,当他踏上回家的路时,还不忘回头对小萌道声谢:“让你们操心了,谢谢!”这使小萌大为震憾,她哭了,非常伤心地对着镜头。她积聚了许久的伤怀与压抑,在那一刻,再也控制不住了,是为那些通情达理的乡亲,为那些带领群众顽强奋战的干部。
这些坚强、开朗的场面,看似让人感动,最起码能让人稍稍安心。其实,这都是强忍悲痛下的开颜,我们不要被这些强装的笑颜和勉强的开朗所蒙蔽,须知这些笑颜和开朗的背后隐藏着几多的忧伤和泪水。且不说普通的百姓,就是作为灾区主心骨的干部,他们哪一个也都不是铁打的,一个个也在心中暗暗地呐喊:“你快回来,我一个人承受不来……”果致其然,时隔5个月,自感承受不来的40岁的北川县农办主任董玉飞给弟弟留下一纸遗书:“抗震救灾到安置重建,我每天都感到工作、生活压力实在太大……我的确支撑不下去了。我想好好休息一下……我走后,父母和嫂子只有难为你一人多加照顾了……另外,我有一个要求:你和嫂子,绝不要过问我自杀的事情……”2008年10月3日,董玉飞孤意已决地在家中自杀绝命。
有网友留言:“董玉飞同志已走了,说不清楚他的放弃是轻率还是无奈,是好还是坏。但我还是坚信‘活着真好’。所以,我只能用坚强为他送行:一路走好,亲爱的战友!……”这是北川灾后首例轻生的政府官员,但愿也是最后一例。
然而,当时间又过去5个月的时候,2009年4月22日2时,又一个承受不来者,33岁的北川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冯翔在绵阳家中自缢身亡,这也是继去年10月北川农办主任董玉飞之后,灾区第二例自杀身亡的官员。
选择死亡的董玉飞和冯翔只是震后北川基层干部的缩影——在媒体眼里是抗震救灾中的英雄,在领导眼里他们都是灾后重建工作的骨干,在群众眼里,都是国家干部。而事实上,他们同样是在这场大地震中与别人并无分别的灾民。
透过冯翔的博客和日志内容,我们可以读到这位北川干部内心巨大的创伤,丧子之痛让他对生活、对未来彻底失去希望。熬到今日的他,想必有家人、亲人以及朋友的大力支持。然而,他还是走了。但之前的征兆显示他的死不是突然、草率的举动。他在离去前不到两个小时之内先后写了题为《我只告诉您三点》和《很多假如》等两篇博文(遗书)。前一篇带有控诉某人的含义,暗指有人在把他逼上绝路;后一篇表示实在承受不了人生的苦痛,决计要离开亲人和朋友。
是谁利欲熏心,在逼一位已经表示出与世无争之人?
是谁在北川这块苦难的土地上,还在为权力纷争而勾心斗角?
曾经有记者这样写道:“但愿董玉飞的悲剧,是灾区第一例,也是最后一例”,可是,不幸还是在延续,在发生。我们看到,这些灾区的干部们,他们除了要自我抚慰心灵的创伤,还要为灾区重建尽心尽力,甚至还要受到某些权贵的压制和打击,心中的压力如何排解,无人正视。惋惜的是,我们往往在悲剧发生后,才看到一些事件背后的阴暗面浮出水面,才开始着手调查、处理相关的人和事。
董玉飞、冯翔自杀原因尚且勿论,不管他们是因为什么原因自杀身亡,这的确给多灾多难的北川和任重道远的灾后重建蒙上了一层阴影。苦涩情愫也许正像一个个肿瘤细胞一样,在受灾地区基层干部心中快速地复制和泛滥,吞食着美好的心灵和年轻的生命,这就不得不对灾后基层干部心理干预、心理重建的问题重新提出来加以重视,要像美国“9。11”事件对受害人实行至少20年的心理干预与重建那样,政府和专家容当考虑对灾区民众采取长久长效的心理干预机制和疏导措施,以进一步关注灾区民众乃至基层干部的心理健康问题,防止类似事件再度发生,不要让人们千万次地问:还有多少疼要捂,还有多少泪要流?
版权声明:本文由1.76精品复古合击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