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菜水激胡豆

泡菜水激胡豆

黢黑散文2025-04-17 08:03:20
胡豆即蚕豆,由于它的豆荚形状像老蚕,又成熟于养蚕季节,所以叫蚕豆。从嫩荚里的嫩豆,到老熟的种子,都可作为蔬菜食用。但重庆人叫它胡豆。至今还记着一首民谣:细眉细眼胡豆花,鼓眉鼓眼豌豆花,杂眉杂眼萝卜花。
胡豆即蚕豆,由于它的豆荚形状像老蚕,又成熟于养蚕季节,所以叫蚕豆。从嫩荚里的嫩豆,到老熟的种子,都可作为蔬菜食用。但重庆人叫它胡豆。
至今还记着一首民谣:细眉细眼胡豆花,鼓眉鼓眼豌豆花,杂眉杂眼萝卜花。形象地勾勒出三种植物开花时花的形态。
开花细眉细眼的胡豆,在以前,是重庆人餐桌上的一道美食。嫩胡豆上市了,买来一斤,加水下锅煮熟,拌上酱油、辣椒、花椒面,撒些香葱,就是凉拌胡豆。煮熟后加油下锅炒,就是炒胡豆。在那什么都凭票的艰苦年代,嫩胡豆作菜,是春天重庆市民的最爱。也可将嫩胡豆拌米面衬底,上面摆放抹了米面,并且加了豆瓣、花椒面、盐等调料的肉片,大火蒸熟,就是胡豆蒸鲊肉。将肉片换作肥肠,就是胡豆蒸肥肠。
这两样荤菜,在那个年代,算是奢华的享受了。
老胡豆最常见的吃法,是春节前,捡一块泡沙石回来,将其打成颗粒,淘洗干净,入锅炒干,然后下一点桐油,炒得滚烫后,将用热水浸泡后的干胡豆下到锅里,同沙子一起翻炒,不一会儿,锅里“抨抨啪啪”一阵炸响,又酥又脆又香的炒胡豆就炒好了。在过节的日子里,家里来了客人,端一盘炒胡豆出来,孩子出门玩耍,兜里也会装一些,不时掏出一颗,放进嘴里,嚼得“啪啪”直响。
老胡豆也能入菜,最寻常的是将胡豆入锅干炒,炒熟后加水煮,火巴软后起锅沥干水分,然后下锅加菜油炒,是夏天佐稀饭的最佳菜肴。也有将干胡豆用水浸泡,泡软后,剥去外壳,只要里面的胡豆瓣,同着泡酸菜炒香后,加水煮汤,是夏天里解暑提神的上品汤。如若再在汤里加一些肉片,那就更加鲜美了。
但最能体现重庆人智慧和性格的,是泡菜水激胡豆。
泡菜水即泡咸菜的汁水,那年月家家都有泡菜坛子,泡的都是居家过日子常吃的咸菜。仔姜、红白萝卜、青菜头、豇豆、青红辣椒、苦芥、菖头等。不少人家常常是泡菜坛子里抓一碗咸菜,用手撕碎,往桌上一搁,全家人就围着桌子,就着咸菜,“唏唏哗哗”喝开了稀饭。
稀饭毕竟不经饿,不一会儿肚子就会“咕咕”直叫,特别是长身体的孩子,作父母的望着挨饿的孩子,心里直泛酸。聪明的家长就想到了胡豆,用胡豆佐稀饭,胡豆抵饥,抗饿。吃稀饭都是夏天,夏天天热,身子常犯乏,胡豆里应该加一些提神、醒脑,开胃的东西。泡菜水就是首选了。
先从泡菜坛子里舀一碗泡菜水,然后将胡豆下锅,细火慢炒,炒得胡豆表皮微微由红转黑了,起锅铲在泡菜水里。滚烫的胡豆倒进冰凉的泡菜水里,“哧”地激起一股热气,这时赶紧用一只较小一些的碗,倒扣着盖在胡豆上,置放两三个小时,胡豆浸泡软了,就可以食用了。
泡菜坛子里的泡菜水,家家都是不换的,有些人家已经泡了几十年了,常年累月泡的各类咸菜,其味积累在泡菜水里,形成一股复合的、形容不出的味道,这些味道经过短暂的激热,渗入胡豆体内,同胡豆的本味融合,形成一股特殊的鲜香味。
吃着泡菜水激的胡豆,入口是一股微微的咸酸味,一嚼,是胡豆的香味,再嚼,唇舌间涌出的有辣味,有姜味,有青菜头味,也有苦芥味菖头味,凡是泡菜坛子里泡过的菜,其味在嘴里轮番散发出来。若遇到泡菜坛子刚泡了辣椒,会被辣得砸舌嘘气。孩子从小吃着这种百味杂陈的胡豆,长大了,什么麻辣辛酸都不在话下。
泡菜水激的胡豆,不象水煮的那样软,而是软中带点硬,吃不快,必须慢慢嚼,这一嚼就觉得越嚼越有味,索性扒一些堆在碗里,出门让左邻右舍都品尝品尝。
重庆人激胡豆的吃法,一直沿袭到艰苦年代结束,我的记忆里,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取消各种票证才算结束了。
如今,重庆人很少吃激胡豆了,不少年轻人不仅没有吃过,可能连有这道菜都不知道。从艰苦年代过来的重庆人,谈到此菜,仍然津津乐道,这菜,会勾起人生的许多回忆。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