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激扬报社中,对大学、新闻、梦想的所思

我在激扬报社中,对大学、新闻、梦想的所思

庆基杂文2025-04-02 23:31:52
夜深人静,终于结束了一日的喧嚣。今天,是激扬的十周岁生日,要求写一篇文章纪念一下,我不喜欢命题作文,但对于激扬,还是有很多的话要说的,如今我并不知道这篇文章会写出什么样子,直觉告诉我,我并不只是想写激
夜深人静,终于结束了一日的喧嚣。
今天,是激扬的十周岁生日,要求写一篇文章纪念一下,我不喜欢命题作文,但对于激扬,还是有很多的话要说的,如今我并不知道这篇文章会写出什么样子,直觉告诉我,我并不只是想写激扬,更想好好的总结一下大学的生活,包括激扬亦或是其他带给我的改变,以及对于新闻、对于大学、对于青春、对于梦想的一点点思考。
学长曾告诉我:“大学是一个很塑造人的地方。”但要塑造成为什么样的人?对于初入大学的我们来讲是遥不可及模糊不清的,对此我们感到迷茫。直到我们自己一步步的走了过来,我们才能真正的体会什么是大学生活,而我们又有了怎样的改变,无论是怎样的改变,我们都无法回到过往,青春便是这样。
新周刊中登载过一篇《可怕的大学》,它说:“当大学成为消灭童年、浪费青春、消磨斗志、回报渺茫的人生圈套,知识就无力改变个人命运;当大学成为官场、商场、欢场与名利场,大学的谎言就毁了中国精英的生长土壤——可敬的大学,就成了可怕的大学。”于是,我们迷茫,读大学,究竟应该读什么?没有人告诉我们答案,我们每天就这样浑浑噩噩的过着大学生活。有多少人在上课睡觉时想过父母为了供你上大学此刻正流血流汗的工作?有多少人在用青春去恋爱时想过还剩下多少的时间可以供你年轻的拼搏?当大学生出来为一个初中文凭的创业者打工时,你的努力究竟是为了什么?
环顾四周的同学,大家已经被一种沦落的氛围所同化,我们不自知的就适应了这种生活,反而是偶尔的为梦想拼搏努力的人成为了异类,他们在这种环境中坚持的十分的辛苦。于是我们思考,究竟是哪出了错,大学,何以会变成这样?
这已成为一个怪圈,一张文凭足以拴住你的一生,而我们每一个人,又是这个怪圈的布局者、参与者、同时也是受害者。在这个欲望贲张的时代,大学时刻面对两难的选择——是随波逐流,还是保持独立?
是随波逐流,还是保持独立?实际上这个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激扬》的发展,而它选择了后者,也注定了其道路的曲折。
2001年4月6日中国地质大学《激扬》创刊号隆重发行,“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激浊扬清,针砭时弊”,《激扬》从此开始了与僵化的校园体制的对立,用独立的思想、犀利的文笔为刀,寻求事实的真相,倡导言论的自由。
这份创刊与新千年的校园报纸,如今走过了十年的风雨历程,一路上有过许知远为激扬著文的辉煌,也有过因言辞激进被迫停刊的落魄,或蹒跚,或泥泞,或笔直,或弯曲,一批人离开了,一批人又来了,但我们始终前行。每个在激扬待过的人都自豪的称自己为“激扬人”,每个激扬人都有一种独特的精神气质,敢想、敢做、敢承担不只是一个空泛的口号,公平正义、法治民主、宪政自由也不只是一个虚化的精神追求。
新周刊说:“大学要培养的应该是‘健全’的精英,他需有自由独立的思想、天马行空的创意、逆流而上的意志、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神,有着蓬勃的生命力。”而如此精英,却被残酷的现实所困扰。
如今,激扬度过了一段时间的辉煌繁盛的时期,到了一个尴尬的瓶颈期。就如鲁迅刚开始同样受到质疑一样,以“发掘、造就21世纪地大的鲁迅”为办报宗旨的激扬,因与学校的追求高保研率目标的不相符,生存出现了危机。
我们这一届进入激扬时,激扬便处于如此境地,学院取消了作为激扬挂靠单位的资格,随后社团联也不再承认激扬的合法性,激扬开始了地下工作的生活。去年九月,各大社团开始了招新的大宣传,随着报社“扫楼”挨家挨户的介绍,我了解到了周边的三家主要报社,校报记者团、南望山人报、激扬工作室,于是便开始了我纠结的选择历程。校报,校团委校党委的喉舌,写些豆腐块样的消息稿,思想保守。激扬,高举舆论监督和人文关怀二面旗帜,倡导思想自由,努力争创地大最新锐媒体,具有深度、新锐、批判、建设、人文的特色,也有人评价激扬的一群人虽然很牛、知道很多的知识,然而思想过于偏激。南望山人报,其脱胎于报纸激扬,是激扬的兄弟报社,其风格受激扬影响显著,但身为院报的它比不上激扬的自由,思想也比激扬略微内敛。
起初,以我的安静沉稳的性格,对校报和南望山人报有所青睐,却连自己也没有想到最后竟然会去选择加入激扬。那天我答完南望山人报的面试题,便好奇的进了旁边的教室,这里正在热火朝天的讨论着,大家自由的就拆迁事件引发的争执发表自己的见解,每个人的见解也许带着些主观性,但不同观点让这个现实生活中的矛盾愈加凸显,人云亦云在这里是不存在的,每个人都在进行着积极的思考,究竟该如何看待这一事件?出现这一事件的原因在哪?怎样又能避免这一事件的发生?我们、政府又该怎样去做?
那一天我一直坐在最后一排,在大家争相发表自己见解时,我选择了安静的倾听,的确很认真的听了每个人的观点,思考着自己的看法,最后大家讨论到了很晚依然热烈,不得不被迫打断讨论意犹未尽的离开。我很诧异也很惊喜自己会接到被激扬录取的短信,当南望山人报同样发来录取短信时,我选择了加入激扬,开始了成为了一名激扬人。
激扬人究竟是一群什么人呢?记忆最深刻的就是一进入激扬,便被告知一定要多读书,并且列了一份长长的书单,告诉我们不要荒废在大学的时光,把图书馆当家!他们,狂放不羁,不和学校的潜规则妥协,始终坚持着独立;他们,有梦想有追求,没有放纵自己的青春,吸取知识的养料来丰富自己;他们,热爱国家,关心时事政治,坚持着民主自由公平正义;他们,具有激情,保持独立的思想,洋溢着青春的血性;他们,棱角分明,理性的冷眼看社会,却一腔热血只为人民;他们,胆大有为,不管是采访邀请著名的专家学者亦或是遭受严厉的打击,都不曾怯懦不曾退却;他们,在这里学习、在这里成长、在这里收获,风雨中成长的激扬人,因此更具实力!
在当今的大学里,有那么一群人,依然保持着理想主义,依然有自己的信仰,为梦想而拼搏,他们燃烧着自己火热的青春,激扬成为了改变他们人生的永恒印记。每一个走出校门的激扬人都缅怀这一段岁月,激扬青春,让我们的青春更加激扬万分!
回到现实,我不忍心接受这一局面。强制打压,让我们没有了生存之地。我和一学姐聊起过激扬的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