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商真的捏着政府的软肋吗

房产商真的捏着政府的软肋吗

陵铄杂文2025-04-17 14:52:49
据《参考消息》一篇文章透露:仅参与房产经营的中央直属企业就有78家之多,而且还是注册登记的,一些挂靠的和附带经营的还不计算在内,如果把这些也统计进去,恐怕远远不止这个数字,如果说能捏着政府软肋的,恐怕
据《参考消息》一篇文章透露:仅参与房产经营的中央直属企业就有78家之多,而且还是注册登记的,一些挂靠的和附带经营的还不计算在内,如果把这些也统计进去,恐怕远远不止这个数字,如果说能捏着政府软肋的,恐怕也只能是这些开发商。控制房价的呼声,已成燎原之势,但政府迟迟不采取行动,仅采取提高第二套购房首付和税率等手段,是不足以抑制房价的,当前的房价不跌反升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难道真象媒体所说的那样,开发商真的捏着政府的软肋吗。一些分析人士认为,开发商捏着政府的三大软肋:一是银行贷款;二是经济增长率;三是房市崩溃,真的是这样的吗?
二万元一平米的房价,买一套100平米的房子,就得二百万元,加上装修,没有几十万不够,这可能是一个普通公务员不吃不喝,存上一辈子也凑不够的数目,如果一个公务员没有任何灰色收入,谁能买得起这么贵的房子。就是一些小县城的房价,也在3000、4000元之间,买一套房子,也要20多万元,而县级公务员的平均工资只在2000元多一点,就是不吃不喝,也要存上10余年。房子是生活必需品,吃、穿、住、行,少一样都不行,你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又怎么谈乐业。房子卖得多贵,都会有人买,正如粮食,谁能饿上三天。
政府不对房价进行监管,任房产商炒作,谁不想发大财。我们学香港,学西方,恐怕香港西方的房价,也没有中国的涨得这么快,5年时间,翻了将近4成,大中城市也翻了将近2成多,而且是在很高的基数上翻的。
有人说,房价高了,对大多数人有利,房产升值,个人资产就会增大,这是鬼话。多数人,一辈子就买得起一套房子,它增值减值有什么用处,我们不可能不住房子,去把它卖了,就是买了,也得再买新的,难道卖的贵了,买的就会便宜吗。房价疯涨,只对两种人有利,一是房产商,二是炒房者,对大多数人来说,不仅不会有利,而绝对只能有害。民众因为买房子,背负一大身债务,一辈子在还债,恐怕说经济发展了就存在问题。一个人的一生,不能光是为了房子奋斗,总还应该有点别的什么吧。
搞市场经济,并不是搞放任的市场经济,西方这种放任的市场经济,被证明是错误了的,是对国家与人民没有好处的,。我们怎么还要去学。
从理论上说,价格的放任,让市场去调节,价格会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高到一定程度,它自然就会回到合理的水平,这是价格理论家的基本观点。是的,我们不反对这种理论,反对的只是这种做法,因为,价格的上下波动,对国家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价格涨高后的降低,必然要经过一场经济危机才能实现,这样一个成本,可能是我们经济学家没有预见到的,也是国家人民承担不起的。
从人类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来,世界发生了多少次经济危机,我们应当清楚地记得,要避免发生经济危机和减少发生经济危机的唯一办法,就是国家不能推行完全放任的市场经济。银行金融部门,不能允许私人经营,每一场经济危机,都与银行的纷纷倒闭有关,这就是私营银行唯利是图、不顾整体与全局利益、缺乏风险承受能力的客观表现。有些东西,我们是不能从一个方面去考虑的,我们也承认,私营经济在经营效率乃至资金运用效率上,是有比国营经济优越的一面,但是,如果从宏观和长远乃至风险承受能力上去讲,私营经济又是明显处于弱势的,这也是私营经济最大的弱项。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两个面,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有强的一面,也有弱的一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从国家的宏观管理者来说,就应当充分的考虑这两个面,什么是可以放开的,什么是应当管死的,应当非常清楚,不能听信于一个方面的说词,就贸然去采取行动。马克思的辩证法胜于他的资本论,其道理也就在这里,用辩证的观点去看待事物与世界,才是正确的。金融行业是操纵整个国民经济的行业,货币是最重要的一个物件,国家不去管理与经营,让私人去管理与经营,不出问题才怪。世界上发生的多次经济危机,都与银行的纷纷破产与倒闭有关,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也是允许私人经营金融行业的所带来的恶果。有些东西是不能仅考虑效率与营利的,不能因为效率,就去把不能开放的行业让位给私人经营,这就是有条件有秩序的市场经济,只有这样的市场经济才是对国家人民有益的市场经济,才能有利于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其实自由与人权也应当附加条件,那就是人类生存社会性的缘故。一个人不能因为讲自己的人权,就去侵犯别人的人权,不能因为讲自己的自由就去侵犯他人的自由,经济现象也是一样的。
好,这个话题扯远了,还是回到我们的正题上来吧。政府应当对房价进行管理,应当从全民的利益来考虑,而不能有私心或者担心其他问题。政府不能受制于开发商,国家不能被某些集团某些行业所左右,如果是这样,那国家也就不是人民的国家,政府也不是人民的政府了,这是一个很严肃的政治问题。
住房,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它的价格,国家必须进行严管,不应当让位给私人与市场,只有那些非生活必需品,才可以让给市场去调节。要管理好楼市,可能要采用两种价格体制,一种是国家严管下的普通居民住房价格体制,一种是放开的以市场调节为基础的商业性用房扩张性用房(扩张性用房,指的就是多套用房与豪宅和别墅)价格体制。,只有采用这两种价格体制,才能既搞活楼市,又不使楼市陷入一种低迷僵化的境地。值得提出的一点是,我们所说的两种价格体制,不是指在计划经济时代下的双轨制和配给制,而是一种遵循于市场运作原则的价格严管。国家对于严管的楼房,主要采用地价与税收的形式来作调整,而且在通常情况下一般不作调整,也就是,只有真正到了极端微利或者无利没人愿意经营的状态,国家才会采取这样的政策,而不是一开始就采取这样的政策,如果是这样,又可能变成保护开发商获取暴利的政策。民众对房价卖得这样高有意见,并不是针对于房价,而是针对于暴利,据一份调查报告透露:中国有80%的成功人士第一桶金都是在房产行业拓到的,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当今的中国房产真正算下来也是这么一回事,开发商把责任推给政府的地价,显然是没有道理的,就算政府的地价买到3万元一平米或者30万元一平米,你起20层或者50层高的楼房,每平米也不过1500元或者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