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悟

爱悟

开泰小说2025-07-19 00:38:52
春天里,她想要爱情了。十八年的木鱼和佛经所封锁住的心,如同庵前的梨花,抖落一冬霜雪,忽地一夜开满。只因那一个唤作“良青”的男子。那是她命中的劫数。只一眼,即将她十八年的修行轻易破解。可偏偏他的眼中只有

春天里,她想要爱情了。
十八年的木鱼和佛经所封锁住的心,如同庵前的梨花,抖落一冬霜雪,忽地一夜开满。
只因那一个唤作“良青”的男子。那是她命中的劫数。只一眼,即将她十八年的修行轻易破解。
可偏偏他的眼中只有“空”。她的眼中却因此生“色”。
她跪在佛祖面前,久久没有起身。不知是在忏悔心头的凡念,抑或是在捕捉空气中他残留下的幽微气息。只知道当她抬起眼时,泪流满面。
“请菩萨恕罪。定心动了心,破了戒。”
师傅为她取名“定心”,本是愿她心如庵后的石岩,凝然不动,可她却偏从了门侧的长流水,水花翻生。
水花翻生,只为那轻巧的一眼。惊鸿一瞥,本如墨染宣纸,纵然污了纸面,可揉散搓碎了即可。可她偏不,要同石匠摩帖刻字般,一凿一凿,刻入骨髓。
骨髓连着痛,痛到极致却表面无恙。
温和的一眼,漫不经意的一眼。然后视线就摇开,凝聚在他身边的伊人身上。
前一幕,让她心动。后一幕,让她心碎。
这世间,她第一个爱慕上的男子,那名换做“良青”的男子,已经有了家室。不仅有了家室,而且还很美。美得不似人间中人。美得让她自惭形秽。
她是一介尼姑,还是个平凡乃至有点丑陋的尼姑。
她生来即是尼姑。十八年前,她的娘亲将初生的她遗弃在尼姑庵前。她无从知晓娘亲的名字,更不知她当时的心意。她只知道“哇哇”大哭,然后这哭声引来师傅净慧师太。
“我见得一个踉跄的背影,一双耸动的肩膀。可见她的心中亦是苦的,是无可奈何,是忍痛割舍。”净慧师太念了长长的一声“阿弥陀佛”,“世事有因皆有果。你的因果在此,就在此卸脱吧。”
“若卸脱不去呢?”定心双眸亮晶晶,“我想我的娘亲。”
“那就担取去。”净慧师太合掌,目光如秋云缥缈,“前因后果,亦步亦趋。一念未灭,一念又生。生灭之间,如香灰落手,尽是灼痛。你若能看透,就让它自然冷却下来;你若不能看破,就让它灼着。”
恍惚间,忘了敲下木鱼。
“放不下,卸脱不了,又该如何?请菩萨慈心明示。”定心泪眼婆娑。
泪光之中,他的温润笑颜如光华绽放。
师傅说,修行得道之人,会有缘见到佛光。温和的,眩晕的佛光,弥漫在天地之间,充斥在人的心灵之中,让人匍匐,让人膜拜,让人愿将生命的一切交付。
她修行不到佛,可是她修到了爱。
佛是温暖的。爱亦是。只是佛不会让人感受到冰冷的悲伤,爱会。
所以定心觉得,自己参透不了佛,亦参透不了爱。
“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净慧师太悄然立于身后,缓缓道。
定心紧紧地抿住嘴唇,“佛真的离得了情和爱吗?佛若真无情,又何必惦念众生皆苦?佛若真无爱,又缘何要替人拔苦离难?”
“阿弥陀佛,我佛此乃大情大爱,视天下苍生如己身。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苦、集、道、灭的四弘誓愿,你莫非忘了吗?”
定心摇头,随即又点头,随即又摇头,“我不曾忘,却也不能做到。我不是佛,我做不到那般大情大爱,我只要我的小情小爱,只爱着他一人,视他如己身。他笑,我心醉;他蹙,我心疼。师傅师傅,我沉溺一己之欢,是不是到不了彼岸,要坠入阿鼻地狱?”
净慧师太叹息,“卸脱不了,那就担取去。受难汲苦,亦是种修行。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山重水复,你别忘了佛祖慈悲点灯照迷途。”
定心双手合掌,面带虔诚,深深地弯腰,俯身,贴于地上。
观音坐在莲台上,手捧净瓶,微笑不语。
观音的目光很远,远得可以看清人世间的悲欢离合,贪恋痴嗔,再将它们覆盖于自己的眼皮底下,不动声色。
定心做不到。她的目光已被爱所拘囿住,只有六尺方寸。六尺,那是他的身高。不曾伟岸,却坚毅,谦和。最让人迷醉的,是他眼中的柔情,满满的柔情,仿佛将天地所有的霞光全都收纳其中,再发散出来。
只可惜,那霞光全都笼罩在伊人一人的身上。他对她,怀着满心满腹的爱,这爱足以容纳一切的缺陷,涤净一切的污浊。
定心屏住了呼吸,咬住了嘴唇。
在木鱼茫然的敲击声中,定心听到良青的祷告:但求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赐我良青与夫人佳卿一子半女,他日定当三牲酒礼前来答谢。
他们相亲相爱,却膝下无子嗣,知道“梅素庵”的观音灵验,特来求子。
良青和夫人佳卿齐齐虔诚跪拜,如蝶振双翼,那般和谐。一切悲苦困厄,皆由两人同肩共担。
定心看到了爱,亦隐约读懂了爱,然后心酸浮泛上来——为何他爱的是她,不是我?
那么温柔的爱,那么深切的爱。付与世上任何一个女子,都是铺天盖地的幸福。
定心忍不住嫉妒起眼前那名名叫“佳卿”的女子,想她前世在佛前修行了多久,才换来今生里的这怜爱一顾,这并肩叩拜。
他们是满怀希望的香客,自己是满心落寞的看客。看着他无限怜惜地拂去她衣襟上的尘,牵着她的手,渐渐远去,直至消失在暮色苍茫之中。
悲从心中来。
一切恩爱会,皆由因缘合。合会有别离,无常难得久。
我的因缘,可有聚合吗?他的恩爱,会有别离吗?
渺渺茫茫,不得一是。她唯有长念佛号。佛号声声,有祈愿,有失落,有难舍难分。
他是她的缘,她的劫;那么她在他的心目中,会是什么呢?只是昏暗尼姑庵的角落里,盘腿念经的不起眼小尼姑?他看她的那一眼,是好奇于她的年轻,抑或是怜悯她的微渺?
每个人在佛的脚下,都是渺小的。
只是裹在灰色道袍里,撑着张不起眼的素脸,看起来会更加的渺小。
小至芥子。芥子里藏须弥。
说的是她与他。
在他的眼中,她是芥子,是微尘,是无足轻重。可是在芥子的心中,他是须弥,是佛,是大一切。
此乃不公。
观音端坐莲台上,微笑不语。
她终究沉沉睡去。梦里,梨花落,拂了一身还满。她不曾捡起一瓣。
因为她的梨花,开在春天外,无香无色,素白一片。
梦醒后只余凉意。春天的凉意。罗衾不耐五更寒的凉意。
之后,春暖了起来。她的心一直凉着,直至青莲池碧,夏热蝉噪,她与那名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