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趣闻:我们这里可怕的地名

我们祖祖辈辈生养生息在这块土地上,谁也没有对我们这里的地名进行过研究分析。可是有一些外地人来此却提出了有趣的解说。在文革期间,清河县中学分配来了一名外语教师,她...
杂文 2025-08-07 0

劳动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一课

看了湖南电视台的《快乐成长营》专栏节目,我颇有感触。我一直在思考,这些看似冥顽不化的孩子,怎么经过一段时间的特殊训练,竟然与先前判若两人呢?是什么力量将他们从灰...
杂文 2025-08-07 0

中国人的春节需要回归质朴温情

我是个怀旧的人,因为我的生活现在留下的也仅有回忆了,包括“年味”!如今的春节是一年不如一年,记忆中浓郁的“年味”,愈行愈远。总有一天,它会像传说中的一样遥远而古...
杂文 2025-08-07 0

有种等待,输给了时间

思绪如同蔓藤般伸展着枝丫,爬满我记忆的墙壁。逝去了的时间,那个纯真却无法再现的年月,我只好用沉默来缅怀。在杂物房破旧的抽屉里,爷爷十几年前用工整的楷书写下的家书...
杂文 2025-08-07 0

阅读笔记:痛在爱与孤独的边缘

每次翻开旷世巨著《百年孤独》,“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归途的路,即使是最狂乱且坚韧的爱情,也不过是一种瞬间的现实,唯有孤独永恒。”这样再也熟悉不过的文字总...
杂文 2025-08-07 0

沉潜读经含英咀华,反躬自照经世致用

反躬自照,经世致用。这是我近来读齐晓飞书记《国际道德经论坛与》后的最大感悟。我们需要从古圣前贤的思想中汲取智慧和动力。《道德经》的一些哲学思想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的...
杂文 2025-08-07 0

人与神

今天上班坐车的时候又习惯性地开始思考,忽然想到人和神的这个问题!在我看来人是一种具有高等智力的动物,与自然界的其他动植物相比较,人的智力确实很高等,但是若是宇宙...
杂文 2025-08-07 0

珍惜夫妻情缘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没有半点虚假,今天我把这个故事讲出来,主要是想给所有的男人们看看,看看你是怎样疼老婆的,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真正用心疼老婆,爱你的老婆的。事情还...
杂文 2025-08-07 0

美从心来,青春常在

刘晓庆是中国电影史上的重量级明星,中国无人不晓。她的一些生活理念,使得她在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中,还能够不因为生活而憔悴了容颜。闲暇时间领略过她的一些感言,觉得很...
杂文 2025-08-07 0

孔子也刚强

《论语》是很容易断章取义的。因为它也本来就是一个个的断章,大家也就各取需要。最著名且成功的范例,莫过于赵普的“半部《论语》治天下”,由此可见孔圣之博大繁复,也可...
杂文 2025-08-07 0

你行你的路,我看我的桥!

无病的呻吟,意味着死亡的来临,痛苦的挣扎只是临死前自我的安慰。现实始终是现实,承认也罢,无视也好,已经出现,只有接受。我的成绩,你能看到,即使你不承认,我虽遗憾...
杂文 2025-08-07 0

星光璀璨明心性

翻阅历史,历代的开国皇帝无不是依靠一双锐利的眼睛,看到了旧朝的腐败衰落和民心所向,从而揭竿而起,改朝换代。清朝末年,政府腐败,国土分裂,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内忧外患...
杂文 2025-08-07 0

演员与看客

 春节过去,乍暖还寒,一场春雪过去,使人觉得不胜其寒。今晨醒来,虽说单位有晨会,可是一向循规蹈矩的她今天给自己放回假,既不给领导打电话请假,到了七点半也不起床,...
杂文 2025-08-06 0

关于国学与兼话大师

我不知道什么东西被贯以国字,会体现出什么样的份量,国字当头,当然是可以唬人一时的,但弄得多了,便也不足为怪了。我们从生产线下来的东西可以被称之为国货,但多少年了...
杂文 2025-08-06 0

摇滚只是一种形式

如果一个人沉迷于某种事物,就会做出和理性有点不搭边的事情,这是一种感性的冲动。而艺术的创作,从某种方面讲,是需要这种爆发力和冲动性的,苦苦寻觅的灵感一旦释放,无...
杂文 2025-08-06 0

到底是谁想出名

武汉大学聘请29岁(众说28岁)的袁荃做教授,一时间媒体就纷纷攘攘起来,一哄而上地讨论所谓女青年学子的问题,她家里的情况也几乎让世人一揽无余。不知道是中国太偏僻...
杂文 2025-08-06 0

进步的随从

在记忆中,做为祖代都是认定了是农民根的父母来说,除了说几句“好好读,好好读,再穷也供你上学”之间类的话以外,再不会有什么了,地里的活照样从八九岁开始便为我安排好...
杂文 2025-08-06 0

知与行

千淘万漉,岁月如洗。华夏民族文化史上历经千年而不衰的母题可谓车载斗量、不可胜数。知行关系便是其中之一种。知,先于行乎?行,先于知乎?亦,且行且知乎?似乎答案永远...
杂文 2025-08-06 0

“孝子”今非昔比

“孝子”在今天的语义中是指孝顺的孩子,除此之外再无别的意思了。然而,这个词的古老语义却并非如此。《礼记》这样定义“孝”:“祭称孝子、孝孙,丧称哀子、哀孙。”父亲...
杂文 2025-08-06 0

男人这一种动物

清晨,男人慵懒地努力睁开沙皮狗般眼袋耷拉几近垂到下巴上的又小又聚光的老鼠眼,从被子里拱出来,考拉的原形变化为人,穿上一身内白外黑的职业企鹅服,不打领带,比猫还省...
杂文 2025-08-0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