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韵依依(系列散文之四)
4、小桥流水人家我的故乡地处偏远的大山深处,我的湾村“洞中间”并不大,五十多户人家。“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可谓我亲爱的湾村之写照;“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更是勾画出了我的故乡秀美
4、小桥流水人家我的故乡地处偏远的大山深处,我的湾村“洞中间”并不大,五十多户人家。“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可谓我亲爱的湾村之写照;“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更是勾画出了我的故乡秀美飘逸的山乡原色原貌。山如黛,水如蓝,月甚明,风甚清,我敢说,远近方圆百里内,再也找不出一个可以与我的湾村媲美的村子了。
四四方方、小巧玲珑的湾村“洞中间”,依山傍溪,踞南向北,村之东西两旁各天生成一条沟溪。沟溪逶迤,清澈蓝莹,偎着湾村,拨筝敲弦,潺潺有声。西溪较东溪宽,最宽处约有两丈许。流经湾村的这一段,大约两百米远长。溪流自上游击石洗滩悠悠走来,水不深,且平缓,水清见鱼戏,夏日里是追钻脚子鱼和翻螃蟹的好时节。那些钻脚子鱼手指般大小,却活泼泼的忒灵性,你站在水里不动,它们会肆无惮忌的直撞横冲你的脚踝和脚背,叫你痒痒怪怪的。可你一动静,它们便飕的一窝蜂窜得无影无踪了。我童年时的小伙伴兵是个追钻脚子鱼的好里手,他不用捕捞具,只是光着一双手,猫着腰,在水里猛追,便从石它它罅隙里拧出一条条活蹦乱跳的鱼儿来。还有翻螃蟹,溪沟里的卵石下面,或溪边的岩缝里,螃蟹忒多,都举着钳子似的两个大夹子,样子怪吓人。我翻着螃蟹了也不敢捉,都是兵帮忙。兵捉住螃蟹,掰断它的两个大夹子,然后交给我。那情那景那趣,至今让我常回味。
上游距湾村不足半里远,一陡崖足有三丈高。溪流形成瀑流,忽然的跌下崖来,溅起白白的浪花,“哗哗”轰鸣,落玉飞翠,美不胜收!这处瀑流下方的滩头与村上头的一个小水潭,是村里孩子们夏日耍水的好去处,也曾留下我儿时的童趣几多几多。
紧傍湾村边,老辈人在此筑起了一段坝堰。堰内水清亮,平如镜,左侧一溜儿青石板整齐铺砌,女人们姑呼嫂,娘牵女,拾级而下,蹲在石阶上,“笃笃笃”,捣衣浣纱,戏水照妆,乐乐融融,无拘无束。偶一两男人过,大家起哄,笑骂打诨,村趣横溢,直所谓“陶陶然乐在其中”也!
湾村里的上首头和落尾处各跨着一座石拱桥,乡亲们称它们叫“接龙桥”。接龙桥历史悠久,青藤缠绕,古拙雄健,很有气势。桥两端青石板路依着山势,沿着山坡,宛转曲折,通南去北,不知它可否会有路尽头。今天我再登桥头看夕阳,晚风微吹,暮霭宠幸,田陌草萋萋,山黛深冥冥,诗情画意,浪漫不减少年时。
接龙桥上头是巍峨的大山,山上山下沟沟洼洼,绿树修竹,野荆山花,葱葱郁郁。若在雨后,风摇虹影,露挂树梢,滴翠落珠,飞花洒玉,美在人间不胜收!你倘能登高山,放眼极目,见着的便是一条条山脉呈南北走势倾斜而去。山之腰脊,又多有云腾雾涌,波翻浪滚,会使你联想到一条条巨龙驾雾腾云自南而北地滚滚而来,再滚滚北去。那阵势,那气魄,那威严,那刚强,煞是磅礴壮哉!
这里是大山深处,没有“车马喧”,没有被现代化的工业烟尘和轰鸣声所污染,宇净天洁,尤是夏秋两季清凉爽快,平均气温要比山外低下三四度,比城市更要低下五六度。风儿轻轻吹,山溪潺潺流,你只要瞧一瞧那一只只在山林中腾飞欢叫的山雀子,便知万物生灵是多么的舒心和惬意!
炊烟袅袅,酒浓茶香,人们早已告别了“满目菜青脸无色”的苦日子时代,地肥了,囤满了,精神面貌焕发了。我们此番回故乡,一落脚,东家相送菜,西家相送瓜,篮篮红辣椒,盘盘煮花生,令我们应接不暇,推脱不恭。嫂子们说:“湾里乡亲的,莫嫌弃,地里的瓜蔬有的是。”后生仔们拽着我,虎虎的嚷:“叔,好久没跟你干一杯红薯酒了,今天你不跟我们喝过够,往后我们可不认你这长辈了!”浓浓乡情赛酒醇,教我如何不思归!
久居钢筋水泥的“城市森林”中,囚封在“火柴盒”式的套间里,每天重复百千次枯燥的工作程序,面对着一张张看似熟悉却永远读不懂的面孔,腻了乏了烦了。我携妻子今朝还乡来,一头扑进故乡的怀抱里,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哟,故乡多亲切,故乡多宁馨,“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浓浓的乡情,美美的风景,今天我对妻说:“等我退休了,我们重回乡下住。”妻说:“对,重回洞中间,一直到老,再也不出去!”
2008年8月28日写于乡下老屋
版权声明:本文由1.76精品复古合击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