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山的人

挑山的人

那堪散文2025-08-03 22:47:14
我从黄山上走下来,两次都是后山下的。后山的山道上清晨就可以遇到挑山人,山上吃喝用的全是借助挑山的工人的肩膀和双脚实现的。我知道夜晚住宿山上的被褥也是挑山人每隔一段日子就挑到山下去洗,然后再挑回山上更换
我从黄山上走下来,两次都是后山下的。
后山的山道上清晨就可以遇到挑山人,山上吃喝用的全是借助挑山的工人的肩膀和双脚实现的。我知道夜晚住宿山上的被褥也是挑山人每隔一段日子就挑到山下去洗,然后再挑回山上更换。我从挑山人身穿的工作服马甲上看到运输工的标示。
我的脑海里装着许多名山,泰山、峨眉山、华山的,虽说印象淡忘了,但挑山人的形象却始终萦回脑际,那么清晰,那么高大,那么豪壮。
登山的游人每次遇上挑山的人,都留住脚步,伫立一旁,仿佛不由自主地行注目礼。内心深处的化学反应是什么?是敬意,是惊奇,是感动,是同情,是怜悯?
挑山人眼神很刚毅,很直挺出神。他们不喜欢游人的镜头对着自己拍摄。有些挑山人看出游人手中相机的移动,就默默地转过身子,掉过头去;有些挑山人却大声呵斥,直言不讳;有些挑山人却谈笑自如,乐于交谈。不过绝大多数挑山人不愿搭理游人,我主动搭讪他们都是一副冷淡的表情,这让我始终在不解中思索。
游人最关注的是担子有多重,每天挑几趟,每天能赚多少工钱。挑山人可能忌讳人家打听这些隐私,也可能不想听到同情的语调,更不想触动自己的自尊。谁能保证常年不断的游人会说出什么话来呢!
人们所受的教育告诉我:人凭借劳动生存,靠劳动致富,劳动是光荣的,劳动者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其实现实生活中这些课堂里灌输的观念是脱节得严重。一些挑山的人敌视游人,一些游人瞧不起社会底层做工的人,却是活生生的真实。游人与挑山的人是同类的,挑山人却与游人产生心理和精神上的对立。从我们身边一步一步擦肩而过的挑山人的神态眼神中可以体会出来。
我的眼神在与挑山人的眼神相碰撞的一霎那,我心底跑出来幼时高声朗读时的一句话:劳动创造世界。耳边依然轰然响起一片读书声。我不露声色地用镜头看挑山人,心中没有杂想,只保存着一种静静的看世界的状态。我在心里呼喊“劳动万岁”。我希望每个人的心底都能保持真实的“劳动”的感念。
我觉得爬黄山心灵能到净化和升华。我从山上一步步走下来,我在想:游人攀越高山是一种劳动,挑山人运输物资也是一种劳动。社会上有不同的分工,我们的心理上不能有什么分工,应该说人的生存都需要付出自己的劳动,精神心理上不能人为地划分身份地位。内心的真实才是真正的真实。
优美的黄山敞开胸怀容纳四方来客,古往今来有多少人的脚印留在这块山峰上,有多少汗水洒落在这块土地上,不同的劳动精神让黄山生色增辉。难怪我与素不相识的游客搭话双方都是那么友好,如同似曾相识,相见恨晚。同走一座山,因山拉紧人与人的情感,因山的伟大壮丽消除了人与人之间的陌生和内心隔层。
自古以来世界上就存在的一项工作,有人叫脚夫,有人称挑夫,当代人美名运输工,我却叫挑山人。我喜欢这么说,我感受到了挑山的气魄和力量。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