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牵思明州

魂牵思明州

掠脂斡肉散文2025-04-19 22:54:45
思明州,即今日的厦门,别名鹭岛,包括厦门岛和鼓浪屿等。思明,顾名思义,系郑成功当年据守厦门时,为了在大家的心中存留那对既已崩塌的属于大汉民族的大明王朝的一丝怀念和无限忠诚而取的地名(虽然郑氏的母亲是位
思明州,即今日的厦门,别名鹭岛,包括厦门岛和鼓浪屿等。思明,顾名思义,系郑成功当年据守厦门时,为了在大家的心中存留那对既已崩塌的属于大汉民族的大明王朝的一丝怀念和无限忠诚而取的地名(虽然郑氏的母亲是位东洋人士)。此次大学毕业旅行,班级同学经过几日激烈的讨论,最终选定了于清明后出行至此地并游玩数日。
四月九日晚,一行廿人伴着夜色踏上了赴厦门的旅途。去时,我们选择乘坐火车,只是因为一个很有意思的原因:某些同学此前还未曾坐过火车这个极度平民化的交通工具。我没有携带大量的行李,仅带了少许换洗衣物和必需的小药盒,便轻装上阵。我其实是第一次坐卧铺,以前都是乘坐的硬座,不管有多长的路程。碰巧我又是分到了上铺,睡觉时才发现有多么地痛苦:垂直空间很小,身体无法直立坐起,否则脑袋就会硬生生地撞上天花板;而且空调的冷风会无情地吹向脑门,害得我睡了一半又转移阵地——换了一头。很多彼此互相熟悉的人呆在一起,时间非常容易消磨,无论在走廊里谈天说地,抑或在包厢里一边消耗着零食,一边玩扑克和杀人游戏,好不热闹。后来,不知不觉就到了十点钟的熄灯时间,我在不设防的情况下被断了电,在手机微弱的亮光下几乎摸着黑艰难地爬上上铺。但此时,大多数人并不甘心就此罢休,聚在我这个隔间的下铺,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起不怎么吓人的鬼故事。这样,我也就很难入睡了。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凌晨一点钟,抵挡不住倦人的困意,陷入短暂的四个小时的睡眠中。就在约摸五点钟时,估计是“睡榻”极度不适,我在朦胧而微弱的光亮中醒来,发现已有一位同学坐在走廊的活动椅上边食早餐边用那迷离的双眼望着车窗外。我紧接着就下来去进行洗漱,大伙也陆续因为类似的原因纷纷起床了……我靠在下铺的一个角落,静静地看着大家在迎来晨曦后又恢复的精气神,一群“狗仔队”穿梭于几个隔间间,偷拍下大家的各种可爱的表情。一直盼到太阳升到半空中后,列车穿过漳州,逼近厦门,心情变得越加不平静,即使睡眠不足造成的疲惫也无法抑制这种趋势。
下车后,呼吸到第一口厦门的空气,精神多了,第一张集体照也在列车旁完工。缓缓随着人流,我们移步至厦门站外,登上赶往轮渡的公交车。或许是注定的,我的身旁恰好坐着一位“小资”阿婆。她是鼓浪屿人,但现在已经搬出来了。按她的说法,由于开发过度,鼓浪屿患上了不可救药的癌症,病入膏肓了已经,很多像她一样的鼓浪屿人都搬到了厦门岛上或是移民海外。听到此处,我们不禁叹息一声。然而,她着实很热情,向我们介绍了许多当地正宗老字号小吃,以及后面我将要提到的那间“诡异”的咖啡馆,真是一个十足的免费导游。之后,我们告别这位阿婆下了车,穿过中山路,乘渡轮越过六百米的狭窄水道到了这神秘的鼓浪屿。
这个岛屿果然备受游客青睐,游人往来如织,虽然还不是周末。我们入住了琴岛酒店,立即放下背包,饥肠辘辘地出门去寻找可口的食物。其实,出发前我们就做足了功课,从各种途径收集了很多关于美食的资料,再加上那位阿婆的点津,大部分名小吃的位置已经了如指掌。当大家随便地走进一家不知名的小吃店里时,我、LJ和ZF,共3人脱离了大部队,迅速消失在陌生的巷弄里,一边问路一边仔细地对照着门牌号。其后不久,功夫不负有心人,“惊喜”一个接着一个出现在我们眼前:泉州路鱼丸汤、汪记馅饼、叶氏麻糍,这些散落在不同角落的不怎么起眼的老字号被我们“定位”了。特别是叶氏麻糍,原先以为至少是一家小店面,问了N多人,在其附近兜了几个来回,谁知只是一个街角的小车而已。不得不说的一点是,厦门是全国少有的民风淳朴的好地方,不管男女老少,似乎都令人意外的热情大方。
当我们“爱吃不吃”小分队酒足饭饱归队后,被安排登上了环金门游的一叶小木船,虽说船不是很小,但对于当天下午的大浪来说,确实显得太淡薄了。刚起航时,大家还挺兴奋,纷纷涌上船头,拍景合影什么的。然而越来越大的浪,似乎有些想掀翻这小船的意思。一开始扎马步还能挺得住,紧接着就得斜卧船头才能稳住摄景。当船只接近厦大附近的环岛路时,船头已经不剩下几人,躲在靠里一些的地方也无济于事,风助浪起,海水时不时得飞溅上甲板,不少人浑身湿透,尝够了海水的“美味”,而且小船摇晃地也很厉害。冥想一番,难道是此域的天风海涛在和我们开玩笑吗?呵呵,我还是逞能地着一件无袖和短裤出门的,冷风来袭,后果可想而知。不过大家都玩得很HIGH,很少能见到如此好的兴致。天气越来越坏,掌舵者见此状,决定提前返航。此时,只模糊地望见远处有些据说的金门外岛的轮廓。我们被船长要求躲进船舱,里面确实暖和多了。再次回到酒店时,已经有些咳嗽,幸好早有准备,小药盒起了作用,热水澡也是略有助益的。
当夜幕降临时,我们又在为咕噜咕噜的肚子做打算了。集合于轮渡,回到厦门岛,开始挨个品尝中山街的小吃。第一站,街口的黄则和:不能不尝的甜丝丝的花生汤,还有“顶级配置”的沙茶面(配料多得让人眼花缭乱),让人感到这是一个使人不得不流连忘返的地方,至少是为了美食。下一站,局口街春卷(非油炸的那种):在狭窄的街道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几口解决了。这时已微饱了,但当晚美食之旅的最后一站:吴再添,还是蛮有诱惑力的。在路人的不断指引下,沿着捷径,寻觅到此店,把较有名气的几样全部尝了一遍:肉粽、扁食、土笋冻以及卤面。虽说我们大学生的战斗力颇为强劲,但无奈还是不能全部消灭,蜻蜓点水般地品尝了一遍,便准备打道回府。回去不多久就电视那催眠的声音下合眼进入梦乡,毕竟前夜没休息多长时间。但据说不少人在尝遍中山路深夜回来后,还几乎通宵玩杀人游戏,不得不佩服其精力之旺盛。
由于前晚休息较早,第二天天未亮便醒,本想去登日光岩看日出,但为了服从大伙的集体安排,放弃了,也错失了唯一的登顶观日出的宝贵机会。早餐是在龙头路上的扁食妹吃的,这次选择了海蛎煎和五香卷,味道还挺不错的。量虽然不多,但小吃的精华就在于味嘛,所以都做得很精致,“点到为止”。回酒店过了大约一个时辰,等大伙姗姗起床后,我们又一次出岛,这次把厦大作为了目的地。厦大的地理位置果真是得天独厚,既与南普陀为邻,又和海相接,既得神灵佑护,却又不失浪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