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年代农家“富裕”轶事
60年代初期,我国遭遇了三年自然灾害,中期十年浩劫开始,农村又吃着大锅饭,出工一窝蜂,干活大哄隆,一个工日只值一毛钱,农民吃的、喝的、用的可想而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脸朝大地,背朝天”的农村父
60年代初期,我国遭遇了三年自然灾害,中期十年浩劫开始,农村又吃着大锅饭,出工一窝蜂,干活大哄隆,一个工日只值一毛钱,农民吃的、喝的、用的可想而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脸朝大地,背朝天”的农村父老乡亲辛辛苦苦一年,最好也就是每年分200斤粮食,还得糠、野菜充饥。可是,不少的农家为了给儿子说个媳妇,在外能抬起头来,还得“打肿脸充胖子”。那时是“打死也不说家里穷”。于是延伸出一系列的“家富”轶事。粮食缸“满”、瓮“流”
邻居王老汉家四个儿子,三个闺女,孩子从13岁到25岁,隔年一个。王老汉瘦得三根筋挑着一个头,背驮得整天鞠着90度的弓。四个小伙子在眼前晃来晃去,可急坏了老两口。一天邻村的孙媒婆来到王老汉家中,前来给王老汉的儿子说媳妇,到王老汉家中一看,缸、瓮都底朝天,就皱起了眉头。王老汉对媒婆说:“嫂子,劳驾您多费心,您只管领着女家她娘来,包管让人家满意。”三天后,孙媒婆领着女家娘来到王老汉家中,孙媒婆和女家娘里屋走走,外屋转转,两缸满满的玉米,一瓮满满的麦子,看得女家娘眼花缭乱,打心眼里高兴,心里思忖,俺闺女嫁到这家,还能愁缺吃的。,就满口答应了婚事。两个月后,闺女嫁到王老汉家中,结婚这天吃了一天白面馍馍,第二天就换成高粱面饼子、野菜窝窝了。那满满的两缸玉米,一瓮麦子早没了踪影。原来是王老汉用秫秸盖垫放在缸、瓮下面,上面放上借来的50斤玉米,30斤小麦。就这样,王老汉就把儿媳妇哄骗到了家。
肉被猫叼去了
邻居李二婶年方四十岁,长得俊气,只是整月吃不上点腥水,脸上黑气糙光,可她偏偏不负家里穷,每天从家中出来,嘴唇上总是油光光的。她还对外人炫耀自己中午又买了二斤肉,炖了一锅肉菜,真香。一天下午,她正在与几个嫂子、大婶闲聊,突然,李二婶的10岁的儿子李小柱跑来,急切地说:“妈,快回家吧,大花猫把咱家那块肉给叼跑了。”李二婶关切地问:“是叼走地哪一块?”小柱回答说:“就是你挂在门口,你出门时擦嘴的那一块。”李二婶的脸腾的一下红了,大伙也尴尬地笑起来。
一张粉皮侯十个客人
邻居刘大爷家日子过得可真够紧巴的,五个儿子都晃晃的个子,偏偏他家亲戚又多,今天你来,明天他来。来了客人又不得不侯,刘大爷心眼可真多。每次来了客人,刘大爷就炖上大锅菜,放上一整张粉皮,粉皮炖得发发软就行。上菜时,碗底下是菜,表面是粉皮,客人一看粉皮是整张的,又不好意思夹,撕又撕不断,只好把粉皮挑到一边,夹点菜吃。于是,粉皮就剩到碗底。客人走后,刘大爷再用清水冲冲粉皮,晾干以后,再侯客人。这张粉皮一直侯了9个客人,还没有被吃掉。第十次,来的客人是刘大爷的老丈人,刘大爷又故伎重演。端上粉皮后,老丈人用筷子夹了夹粉皮,还硬梆梆的,于是就发话了:“你这不是成心不让我吃,端下去,再给我炖炖。”刘大爷没了辙,只好把粉皮炖烂,这张粉皮从此就“失踪”了。
“三转一响”只看了三天
街南的李二爷费了九牛二虎之劲才给儿子栓柱说上了媳妇,为说媳妇他借遍了亲戚朋友,欠着一屁股帐。到了结婚时,女家又提出了苛刻条件,要求得弄“三转一响”。“三转”是自行车、缝纫机、座钟;“一响”是收音机。这几件,搁到现在是太落后了,可是,搁在60年代后期还是很时髦,就是这几件,也真把李二爷愁得三天三夜没睡着觉。后来,还是媒婆智广,提醒李二爷说:“你表大爷不是在县城吗,让他给你想想办法。”李二爷买上两瓶酒,硬着头皮进了城,把这件事给表大爷一说,表大爷考虑了一下,“亲故,亲故,咱这亲戚就该帮帮忙,这样吧,我给你三个表兄弟说说,让他们一人给你凑一样,我也给你凑一样,结完了婚,第四天新媳妇回门(回娘家)时,你就把这些东西给我们送回来。”李二爷一听,千恩万谢。栓柱结婚的头一天,李二爷派人把东西从城里运回来,栓柱结婚热闹了三天。第四天,新媳妇回门刚走,李二爷就赶紧叫人把东西送进了城。第六天上,新媳妇回来后,一见“三转一响”都失踪了,大哭小闹,一直闹腾了三天,邻居们这个劝,那个说,最后也就不了了之。
版权声明:本文由1.76精品复古合击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