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帘在望稻香村

杏帘在望稻香村

顽硬散文2025-03-19 19:57:25
看过了怡红院,大观园唯一个男子居住的地儿以后,不知怎么撞到了稻香村。其实走进来的时候,并没有发现我们走进了稻香村。一个大大的院子,前方的一个辘轳井栏,一个草棚顶子告诉我,除了稻香村,大观园不可能再有一
看过了怡红院,大观园唯一个男子居住的地儿以后,不知怎么撞到了稻香村。其实走进来的时候,并没有发现我们走进了稻香村。一个大大的院子,前方的一个辘轳井栏,一个草棚顶子告诉我,除了稻香村,大观园不可能再有一个地方具有这样的特征。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这是小说中林黛玉在元妃省亲时替宝玉写的一首诗。这首应制诗,写的就是稻香村一带的景色。通过黛玉的诗,我们可以看出来,稻香村应该很大。小说中还有描写李纨收租子的语言。李纨的租子,就是来自稻香村外围一带的农庄。
在元妃省亲之前,有一回专门描写大观园的景物和场景,那便是贾政带着一帮清客和贾宝玉,试才题额。贾宝玉给这一处建筑的题名是杏帘在望。既然我们的宝玉这样命名这里,可见得这里最抢眼的植物应该是杏花。当然,一个大观园不可能具有真正的农田,不过是虚拟的太平盛世之境罢了。与“红楼梦”颇有渊源的脂砚斋就评说黛玉这首诗乃是“以幻入幻,顺水推舟”之作而已。稻香村不是大观园最好的所在,黛玉的这首诗却是这次应制诗中的魁首!
不管怎么说吧,贾宝玉称之为“杏帘在望”,黛玉入诗的首联“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同样描写的是杏花。可见得假如稻香村里没有杏花,就不成其为杏帘在望了。就是因为林黛玉的李代桃僵的一首诗,杏帘在望被更名为稻香村。改名的缘由我以为,稻香村更加表现了盛世承平的闲适,丰衣足食的幸福。充满颂圣应制诗特点的这一首诗,那“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的农村生活,不要说在小说中不存在,哪朝哪代有过不需耕织的生活?小说中也提到,贾政带着大家游玩大观园,看到了杏帘在望以后,甚至产生了退隐田庄的心思。
通过诗中的描写,我们会认为,元妃省亲的时间是在繁花似锦的春天。实际上,小说中的元妃归省,是在元宵节。北方的元宵节应该还非常寒冷,所以,“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的景色在省亲的时候根本看不见。正因为元妃看不到大观园春天的姹紫嫣红,在省亲之前的准备中,园里面的花工花匠们,将元妃省亲可能经过的路段的树上,扎上了很多的假花。因此有人说,大观园的春天,大观园女儿们的梦幻之地,实际生活中不可能存在。贾府银子如流水般花出去,为的是省亲,省亲日看到的不过是虚假的繁荣。
不过,诗里面至少告诉我们,稻香村里有农田有流水。将这么个所在分拨给十二钗中唯一的已婚妇女李纨居住,有没有不合理的地方?书里面对李纨的描写,是简单认识几个字,不过读读“女戒”之类。青春丧夫,她心如止水,一心一意守着幼小的儿子,带着众多的小姑子做做作女工消闲。按照她的情况我们分析出她寡居带着大伙儿住进大观园的时间,不过二十出头一点儿。作者给了她这样独特的身份,又给了她这样的性格与人生态度,我以为她居住的地方至少应该是清净又远离青春的欢乐。
杏帘在望或者稻香村显然不具备这样的特点。热闹的杏花在春天盛开,难道为的是考验李纨的意志力?水里面双双对对的鹅儿,飞进飞出的双飞燕等,哪里是寡妇失业的李纨在居住?那个无事忙贾宝玉住进来倒差不多。《牡丹亭》中,姹紫嫣红的美丽春景,尚且勾引出青春少女杜丽娘对爱的觉醒和渴望,一个结过婚有过儿子的少妇,住在这样的环境中,怎样才能做到心如止水呢?
忽然想起鲁迅有关悲剧喜剧的论述。用如此热烈繁盛的春天的稻香村,来衬托李纨青春丧偶的不幸。只是,这是我的猜度,不知道曹雪芹有没有这样的设计!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