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共关系学角度谈谈如何营造和谐社会

从公共关系学角度谈谈如何营造和谐社会

慕侣杂文2026-02-15 19:58:2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首次完整地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这是对和谐社会的直接的正面表述,是一种社会发展战略目标,一种和睦、融洽并且各阶层齐心协力的社会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首次完整地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这是对和谐社会的直接的正面表述,是一种社会发展战略目标,一种和睦、融洽并且各阶层齐心协力的社会状态。
其实,和谐社会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和谐社会在中国古代很早就提出了,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在孔子生活的时代,战乱频繁,生灵涂炭,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痛苦而无奈。在这种情况之下,孔子提出了一整套人文和社会思想,他的“仁学”思想和“民本”思想属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容,后来成为古代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国家信仰。而我们现在提出的和谐社会,有着祖先智慧的痕迹,却有着本质的区别。我们现在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归根到底,和谐社会是人与社会、人与经济、人与人、人与环境等各方面的和谐共处、和谐发展。而这一切其实都是各种关系纠结问题,可以用公共关系学的原理去沟通、协调、解决这些问题,甚至在必要时可以开展危机公关去化解这些矛盾。
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美好家园,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和谐社会最核心的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而公共关系同样关注这些问题,营造和谐社会可以从公共关系角度着手,运用公共关系学的原理去处理,来营造构建和谐社会。
一、树立公关意识
公关意识可以理解为公共关系观念、公共关系思想,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和交往方式,实质上公关意识是一种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根本、以公众利益为出发点的公众导向的观念。
和谐社会的构建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要和谐相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政府与民众之间、民众与民众之间的互动性。政府导引社会的和谐发展,首先政府要有公关意识,并时刻保持公关意识,意识里有着公关观念,努力构建政府的公关能力,正确地处理各种问题。
政府公关是一般公共关系在政府工作中的具体运用,是一种行政管理职能,是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措施,它体现了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一种互动关系,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所以要树立和强化政府公关意识,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提高政府的美誉度,争取公众对政府工作的理解、谅解和支持。良好的形象是无形的资产,民众信任政府,政府与民众的关系友好而和谐,那么和谐社会的营造就有了一个积极友好的环境氛围,这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有促进催化的作用。因此,政府建立长期公关意识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正确导向。有所思会有所为,一个人用什么样的眼光看待另一个人,他就会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那个人;同样的道理,政府用什么样的眼光看待社会,政府就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管理和改造社会。有公关意识的政府更懂得处理与民众的关系,会用科学、民主的方式,会用和缓友善的态度去化解各种矛盾问题;而不至于用粗暴的方式,恶劣的态度去处理纠纷。当政府处理事情的方式民主,态度端正时,民众是明理的,会看到政府的好,从而信任政府,支持政府,这样和谐社会的营造就有了政府与民众互动的基础。总之,政府的公关意识对社会的和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响着和谐社会的构建,只有和谐的行政意识才能营造出和谐的社会,所以政府要树立并且不断增强和谐的公关意识。
和谐社会的营造不单是政府的事情,而是全社会所有人都应该为之努力的事情,毕竟我们在社会中生活,社会我们大家的社会,我们所有的一切都与社会息息相关,我们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单独生存,所以,营造和谐社会每个人都要出一份力,努力使我们的社会和谐发展,让我们的社会充满友爱与温暖。因此,政府要有公关意识,同样的,我们每一个也要有公关意识,全民要树立公关意识,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处理好与政府的关系,从自身方面来努力,尽量不破坏和谐社会的构建,而要想着社会是自己生存的环境,一个和谐友好的环境可以生活得更加舒适、坦然。
二、利用公关功能
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是沟通各方面融洽关系的良性机制,应充分利用公关协调、沟通、传播等功能,发挥公关的作用,获取事半功倍的效果。
政府要有服务公众的意识,公关工作着眼于公众,把公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形成服务公众的意识,首先要有沟通意识,密切各方面的联系,做好沟通、协调工作。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通过沟通,彼此在思想认识上有所了解,能够了解体谅对方,增进彼此的良性相处;而和谐社会的营造就是需要人与人之间的谅解与诚意,当互相谅解与接纳时,能够更加冷静地处理各种问题,避免造成更大的误会,防止人际关系的恶化,能够平静地相处。同样的,构建和谐社会,政府要与民众沟通,协调各种工作,争取民众的支持,使工作更加方便开展。
和谐沟通是管理艺术的精髓,政府与民众和谐沟通,协调工作,处理好各种问题与矛盾,改善政府与民众的关系,政府服务民众,民众信任政府,和谐社会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科学向前发展。
政府与民众沟通,应确立全方位的拓展民意沟通渠道,建立定期沟通与协商制度,清楚了解民众的意见,采取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有效地引导社会舆论,营造一个和谐的舆论氛围。
政府与民众沟通,协调关系最主要的是要及时地进行有效的信息传播,通过信息传播达到沟通的效果。信息传播要及时、准确,有一定的效果,产生良好的效应,对错误的、不良的信息要及时更正、澄清,以免造成不良的影响,不必要的躁动,扰乱民众的情绪,防止造成社会的动荡不安。
信息传播讲求公开性、透明化,实行政务公开,加大传播力度。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政府态度要明确,冷静处理,利用传播媒介及时发放信息,公开、明了地向公众告知事情真相,让公众的知情权真正地实现。信息要真实,对虚假的信息要及时澄清;不能隐瞒事情的真相,应公开让公众了解清楚,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误解,破坏和谐氛围。
总之,和谐社会的营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多方努力,政府与普通民众都应为社会的和谐构建出力,使自己所处的社会更加和平。
参考文献:
1、《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