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几种文艺的导向错误引起的恶果
不是一次看到正义网法律博客的仙人掌蓉儿转载“叫化”的诗作。我也不想考证叫化是哪个,但我对叫化的诗很喜欢,质朴中透出那么一点亮光,不求畸形的创意,非常耐看。我讨厌那些单纯追求形式和晦涩的诗歌。然而他们很
不是一次看到正义网法律博客的仙人掌蓉儿转载“叫化”的诗作。我也不想考证叫化是哪个,但我对叫化的诗很喜欢,质朴中透出那么一点亮光,不求畸形的创意,非常耐看。我讨厌那些单纯追求形式和晦涩的诗歌。然而他们很有名,因为他们的名气,导致百姓们不懂中国诗歌写的什么玩意儿,导致了中国诗歌在口碑上的没落。实际上,有很多真正的诗人——比如叫化,他们不追求名声,而是对祖国、对社会、对种种人和事充满着爱,充满着激情,他们随口就来,辛勤地为中国诗歌做着贡献。这些人才是中国诗歌的代表和方向。由此,又想到主导中国诗歌方向、胡乱推那些晦涩诗人的“大家”,其实是引起中国诗歌口碑极坏的元凶。文艺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生存、发展、繁荣,文艺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但这个“高于生活”,不是要文艺脱离生活,变得人民不懂,变得什么也不是。我看不但是诗歌被灾难性地推入了死胡同,书法也有这个危险,小说创作也有这个趋向,流行歌曲大致也在走向坟场。
诗歌的导向,现代诗的导向错误已经不容置疑,国人都觉得诗歌很难懂,不知所云。一些不知所云的句子拼凑起来,如果也叫诗,按照那些宣扬这个导向的“大家”、诗刊、网络的逻辑,那么一堆狗屁+猪粪+猫尿的句子加在一起,简直可以成为世界级经典了。这种严重偏离“人民文艺”的主导思想,直接导致了大多数人对诗歌的冷漠。他们主导的东西不被看好,于是把怒气撒在真正的诗人身上,不让类于“叫化”的诗人登堂入室,反而攻击这些诗歌没有品位。这叫什么,这叫新学阀主义。
至于爱好旧体诗词的人们,是不是该死死遵从格律平仄,是不是可以融入自由诗的成分,只讲韵脚不要平仄,我看也值得探讨。这个话题留待大家议论。
新学伐主义的根本思想在于,老子天下第一,我的说法就代表整个这一门类的文艺导向。三岁小儿都知道,百家姓所有家族都有爸爸、都有祖宗,不是单单你们家才有爸爸,才有祖宗。而他们的观念就是:老子就是所有人的爸爸、所有人的祖宗。因此,容不得异于自己的任何说法。哪怕人家的说法明摆着是对的,那也不行。
这种新学阀主义不单单是表现在现代诗方面,还表现在书法上。凡是艺术,就意味着天生具有五花八门的创意、设想,而不可能一个“鼻窟窿”出气。但是很多自认为有“教授”、“导师”、“国级”资格的家伙,往往占据着“评委”位置,于是凡书法大展前夕,就开办这个班那个班,按照他们自己的极为狭隘的思路,给参训人员划定框框,言下之意,不按照他们的框框写字,就难以入展,就不够品位,就要被枪毙。凡是学书法有一定功底的都清楚,书法在临帖基础上,最讲究拿出自己的东西,如果框框具体到哪一个笔画必须如何写才能参展,中国的书法不是将走向千篇一律吗?在他们眼里,别人都不如他,他就是绝顶的。我敢断言,有人担心的书法萎缩,在这些人手里必然实现,他们那些自以为是的审美情趣,只能导致这样的恶果。
说到小说创作,鲁迅的《阿Q正传》、《狂人日记》,路遥的《平凡世界》之所以至今还能够被人们看好,曹雪芹的《红楼梦》以及《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等等,之所以生命力那么旺盛,就是因为有着雄厚的历史现实、生活现实基础,那些单纯的凭空臆断、脱离实际的小说,虽然也可以横行一时,但生命力绝对难以持久。然而,我惊讶地发现,一些大型文学网站居然以倡导玄幻主义为主,把一些用生命和鲜血写成的小说排斥在主流之外,要不是我的亲身经历,真是难以置信。虽然我们不排斥玄幻主义,但总不至于因噎废食吧,总不至于推崇它而把泣血之作列为下等吧。
关于流行歌曲,那种审美导向扭曲得更是邪乎,这种审美导向的畸形可以称之为靡靡主义。明明听着一些曲调是典型的报丧腔调,却被一些娱乐公司推而广之。明明是那些“歌星”站在台上说私访话,根本没有旋律和音乐表示,却硬是被吹捧为最有创意的旋律。明明感受到是从墓穴里传出来的鬼哭狼嚎,却被赞颂为如何经典……
懂一点历史的都知道,魏晋南北朝时期,大家都推崇畸形的骈体文,推崇严重偏离现实的玄学,最后落了个什么下场,那个很长时期的文艺都几乎被后人唾弃,鲜有谁知道那个时期的什么什么诗人,什么什么小说,什么什么散文。难道今天的文艺“导师们”也要把几种文艺引向那场“灾难”?不得而知,但拭目以待。
版权声明:本文由1.76精品复古合击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解读《水浒》的人文视角
下一篇:爱与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