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书

遇见书

烦慝散文2025-03-31 06:05:16
近日因工作的缘故,不得不远离我那个尽有所需的家,搬到了一个只供我休息的单人宿舍独身居住,显然里面是没有什么娱乐可言的,这里我大抵指的是电视网络之类,加上我这人又不喜,也更不会些牌棋之类的东西,再者我之
近日因工作的缘故,不得不远离我那个尽有所需的家,搬到了一个只供我休息的单人宿舍独身居住,显然里面是没有什么娱乐可言的,这里我大抵指的是电视网络之类,加上我这人又不喜,也更不会些牌棋之类的东西,再者我之前已一再强调了我现在独身居住的境况,固然我会,或也只能像个重返童真的空巢老人般,与自己掷牌调棋罢。终因种种,我便又开始了在看完加西亚的长篇小说《霍乱时期的爱情》后的又一次倚床夜读。
提到看书,应该说是有那么一本书籍让我印像深刻的,那就是曹雪芹的《红楼梦》,然而这书,甚至于连同《水浒》、《三国演义》、《西游记》与之联署的“四大名著”,四者我一本都没有查读过。而我对与《红楼》的深刻印像皆只因,当时从表哥那里借回了一本“红楼”,原是想从它开个红运头,把“四著”看完的,可怎想,这书被父亲窥见,竟大骂起来,说这书不是我这年纪的女生该看的,我当时不解,表哥与我实属同龄,莫非看书还分男女不成?如是如此,若把这说法搁于封建时期也许还说得清,可现如今也并非处于未开化的年代,为何就女生看不得了呢?!我心有不服便与父亲争讨起来,然而父亲并未给我一个合理的说法,却只是一昧地偏执着不让我看,为此我还委怨地泣不成声。也不知为何,从那以后,我也便不再对“四著”抱有什么渴望了。
这里,不得不说,“四著”在荧幕上出现的频率也颇为频繁,改编种种,离谱各异。而我唯一留意观看也很钟爱的也只有六小龄童饰演的83版的《西游记》,固然过了十几年,让我在它与现如此特技高超的新版之间选择,我还是会选择83版的《西游记》,只在于它是让原本的故事活动起来,而不是让原作者死不瞑目。
上了初中,我便开始认识了韩寒的书籍,然而在大多数人看来,他的书好像就是没有意义的“闲书”一般,但我一直都在发问,是否只有教科或只有能般印教科书的才并非“闲书”,可又为何这些并非“闲书”的书籍却又敌及不过那些“闲书”被闲置于一旁?所以我以为,任何书箱都有它的意义,只是它立场不一样而已。
而对于韩寒,我那好不容易才收藏起来的五本书籍却没有存活下来,我把它们借与妹妹,可不曾想却在放假离校时被她遗置在了宿舍,然而,那些学生一放假便携袋入侵校园的阿婆们可不容小觑,她们一见可以贩与收废站的东西就一股脑地塞丢进她们的百纳袋里。我那五本没人照料的书也没有得经以幸免,就那么被认祖归宗地当废纸贩卖了。当得知这一痛心的消息后,我绝不避讳地承认,因失书之痛而几晚都泪澿枕被。经过了这么一遭,我便更加地痛惜我的书箱,可却也至这此失书,我也没有再去购买韩寒的书,开始看起了鲁迅先生的书和一些外国书籍。
故现在,我也只能夜夜在临睡之界小品鲁迅先生的杂文集,即便他的文章因写作手法的不同,而阅读起来有些拗口难懂,但是,对于我这种前进一行退后两行的人来说,来回咀嚼还是能懂其中意味的。
从夜夜细读所得知,世间所有美好的遇见中,最不可以忘怀的是遇见书籍,因为,当每翻动一页书纸,味见一片新趣,我们又便遇见一次,积习于每每遇见,便终于不能忘怀于生死之渡。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