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的不是山,而是人
曾经有人问我,旅行和旅游的区别在哪里。其实,上网查查,很多人都会说,前者是修行,后者是消费。我不是哲学家,也说不出什么大道理来,只是单单从个人角度来看,转山就是一趟很深刻的旅行。没有成群的游客围绕着水
曾经有人问我,旅行和旅游的区别在哪里。其实,上网查查,很多人都会说,前者是修行,后者是消费。我不是哲学家,也说不出什么大道理来,只是单单从个人角度来看,转山就是一趟很深刻的旅行。没有成群的游客围绕着水泄不通,没有漫天开价的门票让人口袋空空,更没有狡诈与欺骗,也没有奢侈与靡费。这场旅途只关乎心,无关乎钱。我相信很多人都有个共同的爱好:旅行。而在旅行之中,不得不提的就是西藏。这几乎成了所有人的共同梦想,西藏,一个遥远而神秘的地方,充满了灵性与希望。转山原指
一种盛行于西藏等地区的庄严而又神圣的宗教活动仪式。转山人需在57公里长,海拔4800米至5723米处的转山路上行走和叩头,快的话当天可以转完,而一般人则2到3天时间转一圈。对于宗教,我知道的并不多,但从一个旅行者来说,我深深地感到折服。从小到大,每逢节假日就一定在路上,从武汉到上海,从浙江到江苏,从辽宁到山东,从四川到重庆,从云南到西藏……人生,似乎只有在路上才会觉得分外精彩。就像《转山》中来自台湾的张书豪和来自云南的李晓川一样,从丽江开始,一路骑行。全程1800公里,风雨无阻。
是否有那么一首歌,一本书,一部电影会让你放弃一切转身上路?是《练习曲》里的单车少年,是《在路上》的萨尔,还是《搭车去柏林》的谷岳?但与这些不同的是,《转山》以更贴切我们,更加真实的角度呈现了我们这一代人的风貌,中国的驴友精神。李晓川一句“骑着出去,就要骑回来”,有没有戳中你那早已不在奔腾的心?当书豪为了完成已逝哥哥的遗愿而放下一切背包前行时,你是否也有种别样的冲动?虽然我们还没有《北京青年》的勇气,为了重走青春而放弃一切,但我们也未尝不可让青春在奔腾不息中勇往直前。就像晓川一样,三年了,他年年都骑行滇藏线,即使摔下山崖,身上七颗钢钉还未取出,他仍旧坚持再次上路。或许如书豪一样,大四毕业,为了哥哥的梦想开始骑行。我曾经在滇藏线上与骑行者交谈,得知他们从中越边界线一路骑行而来,心里深深感到佩服。当问他们有什么困难时,都只是笑笑摇摇头。我不信,又继续追问,车胎没坏过吗,刹车没磨损吗,吃住都方便吗?他们仍旧笑笑,“这都不算是什么困难”。
是不是人生走到一定里程数时,就会变得沉淀厚重或是风清月明?
影片一开始,感觉书豪如我们没什么区别。一样的大学生,几许浮躁,几许轻狂,不谙世事。可后来呢?刚到云南被同乡所骗,幸好后来遇到好心人晓川愿意带他一起,即便如此,也无法避免夜宿遇狼,食物中毒,高海拔极度缺氧,连续上坡单车无法前行,道路结冰,雨雪交加的问题。好在,他都挺过来了。而人生也因为这些经历变得更加灿烂。还记得以前我问父亲,为什么那些人要骑车去拉萨啊?父亲只是淡淡的说,当你到了我这个年龄的时候再回首想到你当初有过这样一段经历,心里会非常骄傲。对于你,会有那么一天吗?
看完影片不禁想想,到底什么是转山?当然本意上的转山是从宗教层面上来说,这里我们不谈宗教。仅仅从心里感受来说,会不会在你的心中,有那么一座“山”,让你敬仰,不容侵犯?日日夜夜,你都希望自己能够到达它的脚下,不求别的,仅仅是想看一眼,而这一眼就够了。或许有那么一小撮人总喜欢和生活过不去,非要去转转山。或者,你就是这一小撮?
其实,转山,转的不是山,是人,是成长。岁岁年年,至少在你的生命长河中,那山是不变的,它一直在那里,依旧林立,郁郁葱葱。变的是人,是你的周遭,说到底,是你的心。我想,看过影片的人都能够在片中找到自己可以对应的人吧。是最初有点弱小的书豪,还是沧桑的晓川,或是经历风雨后的书豪?在这一场旅途中,说平淡,可谓是平淡至极,没有大片的绚丽场景,也没有多少难以预测的剧情,可是,正是这种平淡,才越发能感受生命的本质。换句话说,这样一部不带爆点,耗资不高的影片所带来的深刻含义并不亚于一部法国文艺片。
在观影之前,本以为这会是一部深刻而略带沉重的影片,没想到杜家毅导演会添加一段很温馨的小插曲。
晓川与书豪下榻的那户藏家,大爹大妈的儿子走了,全家老小全靠儿媳一人照顾。在吃晚饭时,晓川用藏语和大爹交流,并请求大爹教他做酥油饼,大爹爽快的答应了,而书豪
也和藏族小孩玩的很好。本以为汉藏两族沟通交流会有很多困难,没想到这场面看上去就像一家人一样,和和睦睦。另外的一个小插曲,不知是不是导演有意安排的。藏家媳妇悄悄地观察着书豪,而书豪也在这个美丽的藏家女子不注意时,偷偷地看她。二者对对方似乎有种难以言明的感觉。
“他喜欢你。”藏家女子看了看孩子对书豪说。
孩子看了看书豪又看了看妈妈,“她喜欢你!”
很温馨,很幸福的感觉。藏家人热情好客,性格豪爽,当晓川向他求教如何制作酥油饼时,很爽快地答应了。如果,换做是在当今浮躁的大都市或者说街巷市井中,会不会也如这般容易呢?答案不用我说,大家心里也明白。我甚至是想,如果不是为了去拉萨,书豪会不会留下来呢?
说转山,不知看过影片的人记不记得那段晓川对梅里雪山的执着。传说在第一眼看到梅里十三峰会有一整年的好运。可惜的是,晓川三年来一次都没看到。他对着雪山凝望,“莫急莫急,一会就出来了”,可惜雪山“冰激凌”没有露面,他有点愤怒,猛烈的吹哨子,“几点了,该起来了吧。你盖着被子,我脱!”说完,他把厚厚的棉袄一件件脱掉。赤裸着上身站在这冰天雪地里。此诚天地可鉴。可惜那美丽的雪山却仍旧不肯露面。
可能是我过于感性,这一段让我感动的快落泪了。还记得初到香格里拉,想起了希尔顿的《消失的地平线》顿时热泪盈眶。心想,这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美丽的地方。怎么可以这么美丽!我想这种感情应该与晓川的相同,为了一份执着,真诚地等待。此情无关年岁,只关乎己。当你真正向往一样东西的时候,就会不顾一切地去“掠夺”,甚至付出生命。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第一部属于中国的公路片。
很高兴这部影片获得了第24届东京国际电影节颁发的最佳艺术贡献奖。
怎么说呢?如果你想要看那种美国好莱坞似的场面,那么你可以放下它,如果你要悬疑或是爱情之类的剧情,那
版权声明:本文由1.76精品复古合击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到底谁是“色女”
下一篇:学会三忘,老年过得更开心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