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教学生学会能说会道

浅谈如何教学生学会能说会道

矜动杂文2025-04-10 05:42:55
【摘要】在新课程高歌当朝之际,山区的教育教学也在跟着课改的步伐不断前进。在新课标实施中,把以往的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着实体现了时代的需求。正所谓:“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摘要】在新课程高歌当朝之际,山区的教育教学也在跟着课改的步伐不断前进。在新课标实施中,把以往的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着实体现了时代的需求。正所谓:“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说”的国度,苏秦数国游说不辱使命,孔明力排众议舌战群儒……其精彩的例子举不胜举。然而在教学中,许多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却甚差,或对人言而不会听,或听而不明其意;或因心怯而羞于表达,或欲说话而辞不达意。本文指出了这种现状,提出了要改变旧的教学模式,对在教学上如何教学生能说会道的能力提出了一些看法,设计出让学生能说会道的《四部曲》——敢说、愿说、善说、多说,并就这些方面结合实际的例子加以分析。
【关键词】口语交际能力作文说话训练大语文环境
中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已作了很具体的规定。《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流,发展合作精神”。也就是要求学生在广阔的生活环境、具体的语言实践中,学会能“说”会“道”。那么,如何才能教学生学会能说会道呢?
一、激发兴趣,开启学生“敢说”的阀门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有句至理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是的,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兴趣是学习的“催化剂”,它对孩子的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只有激发了孩子的兴趣和爱好,才能挑动孩子心中想学的心,使其自然而愉快接受知识。
被誉为“旷世奇才”的特级教师魏书生曾对学生不敢说的现象的作了精辟论述,他说:“教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学生能讲的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讲。”为了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燃起学生的渴望和热情”(夸美纽斯语)是提高学生“说”的能力的关键。
首先,要有一个重要的开端,那就是让学生敢说。给每一个学生都创造说的机会,并且要让学生觉得有安全感。记得上海特级教师钱梦龙曾说:“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让怯懦的人勇敢,让无能的人有能,让无知的人有知。”钱老师有一次在襄樊授课期间,上第一节课时,他知道学生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就请全懂的、半懂不懂的和不懂的学生分别举手,结果竟无一人举手。面对这样的状况,换成别的老师,或许会大发雷霆,或许在接下来的课上不问或少问问题。钱老师仍然不断地鼓励学生积极举手发言,还对学生说:“不要怕说错了,说错了有功。”在他的激励下,学生们愿说了,气氛也活跃起来,到第二节课时,教师教得轻轻松松,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师生关系融洽,教学效果极佳。
其次,要让学生认识到口语交际对自己今后走向社会的重要意义。教师要通过适当举例让学生明白,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是着眼于开放的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交流和沟通的现实需要,是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
最后,在具体教学中,要注意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设计精巧的过程。可通过设置模拟、悬念、假想等形式,多给学生创设一些情境,尽量将学生带入某一氛围中;也可以让学生模拟扮演各种角色,让学生在演中说,在说中想,做到边说、边想、边演;还可以开展一些激励措施,让学生与学生之间联合起来,让学生公平的竞争,让学生思维活起来,胆子大起来。我们要深刻领悟新课标精神,努力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开启他们“敢说”的阀门。
二、设问置疑,激活学生“愿说”的细胞
在学生敢于开口的前提之下,教师应努力激活学生“说”的细胞,让学生愿说,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巧妙设计所提出的问题,叫学生想说;精心设置语言环境,让学生愿说。我在教《伤仲永》一课时,曾问学生:“方仲永有天赋,是个奇才,但‘泯然众人矣。’原因出在谁身上?”学生一听,纷纷举手发言,阐述自己的看法:有说在其父、有说在其邻、有说在其母、有说在其自己,并都说明了理由,气氛异常活跃,因为这个问题刺激了学生非说不可的兴奋点。“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设问置疑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开启他们的心智,培养其多种思维方式,让学生看到这个问题时,有如哽在喉,不得不说的快感。
三、拓展思维,挖掘学生“善说”的潜力
一堂成功的口语交际课,应使学生的自我学习活动更具有探索性,应带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可以借助作文说话训练的做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如:在学完《皇帝的新装》之后,我让学生续编故事:皇帝没穿衣服的真相被一个小孩子揭穿后,结果会怎样呢?学生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和幻想,并注重问题的深度探究和多角度考虑、分析,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学完《散步》之后,我让学生以“感受幸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在写作文之前,我要求学生悟读课文后回忆生活中让自己感受到幸福的细节,并用语言把它描述出来。于是,很多学生都饶有兴趣地说了起来。接着,我要求在小组当中说得好的同学作为代表上讲台说。结果,虽然每位学生说的场面都不相同,但各有各的精彩:有的说每天在耳旁响起的妈妈的唠叨声让自己感到幸福;有的说一家人其乐融融共进晚餐互相交流时让自己感到幸福;有的说看着奶奶给自己纳鞋底儿让自己感到幸福……每位学生都能抓住老师的要求,用较为通顺的语言有条理地讲述出来,有的还能恰如其分加上自己的一点评价。总之,这种借助作文说话训练的做法,不仅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发展,也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了熏陶,内心积极体验得以形成。所以,拓展思维,有利于挖掘学生“善说”的潜力。
四、引导鼓励,培养学生“多说”的热情
当学生唱响了“敢说”“愿说”“善说”三部曲后,教师应该适时地加以正确的引导和鼓励,把口语交际训练进行到底,培养学生“多说”的热情。
首先,在课堂上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时,要求形式多样、灵活操作。如:每次上课前,我都会事先安排学生准备口语交际训练的内容,形式多样,或成语故事演讲、或笑话演讲、或心情札记、或班级日志等等,并利用课前1-2分钟请学生上讲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