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火中的人性美
战争是残酷的,是你死我活的厮杀搏斗。但敌我方双,不论是高级将领还是普通士兵,人性并未泯灭,血与火的硝烟也掩盖不住真善美的光环,还是让事实说话吧。这是二战时流传的一个故事。1944年8月,巴黎成了德国法
战争是残酷的,是你死我活的厮杀搏斗。但敌我方双,不论是高级将领还是普通士兵,人性并未泯灭,血与火的硝烟也掩盖不住真善美的光环,还是让事实说话吧。这是二战时流传的一个故事。1944年8月,巴黎成了德国法西斯最重要的攻击目标,节节败退的希特勒下令:“巴黎绝不能沦入敌人之手,万一发生此情况,他们在那里找到的只能是一片废墟。”巴黎解放那天,希特勒还在念念不忘地问:“巴黎烧了吗?”
当德国占领巴黎后,巴黎市长泰丁挌在德国巴黎战区司令肖尔铁茨面前,看到这位普鲁士军人要把巴黎夷为平地的决心,他建议两人到阳台上去。他们面对眼前美丽的巴黎,泰丁挌对肖尔铁茨最后陈词:“不妨设想将来有那么一天,你作为游客又站在这个阳台上,再一次欣赏这些使我们欢乐又悲伤的建筑物时,你能够这么说:‘本来我是可以把这一切都毁灭掉的,但是我把它们保存下来了,作为献给人类的礼物。’我心爱的将军,难道这不值得一个征服者感到光荣吗?”泰丁挌一席话使肖尔铁茨倍受感动,人性战胜了邪恶,最后,美丽的巴黎保存下来了。
还有,巴黎起义者在战火纷飞的丛林里厮杀,一名起义者一边躲着射过来的子弹,一边对树丛中冒出来投降的德国军官说:“我等一会儿,再来俘虏你。”24小时之后,那名德国军官又碰到那个法国人,他再次向法国人投降。这次,对方接受了。起义者的仁慈和德国军官的守信实在令人感动。
我们的八路军和新四军是文明之师、仁义之师,为了保卫我们的家园,他们与日本法西斯浴血奋战、视死如归,对人民却充满无限的爱。就是对日本官兵,只要他们放下武器、缴械投降,我们的战士绝不侮辱他们的人格,而且优待俘虏。对于日本遗孤,更是照顾有加。聂荣臻司令员战地救助日本孤儿的故事,至今传为佳话。
那时1940年8月20日,八路军发起百团大战。晋察冀军区部队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聂荣臻指挥下,节节胜利。但是岗头老矿的守敌非常顽强,向新矿猛烈炮击,井陉煤矿火车站日方副站长加藤清利及其妻在炮火中身亡,遗下两个小女孩,大的五六岁,小的还在襁褓之中,脚跟被炸伤。三团的战士冒着生命危险把她们抢救出来。聂荣臻当即指示将这两个孩子送到军区指挥所来。
从此,两个日本孩子先由参战部队的4位战士和两位民兵护送到第4分区战地动员委员会。4分区政治部副主任袁心纯规定,按团职干部负重伤的伙食标准特别照顾,供给奶粉、罐头、白糖、水果。战地动员委员会又派专人用箩筐挑着两个小姑娘送到聂荣臻的前线指挥所。
聂荣臻司令员亲手削梨,给小姑娘吃,又非常疼爱地抱起那个正在熟睡的小女孩,让警卫员赶紧抱到村里,设法找个正在哺乳期的妇女给孩子喂奶,还指示军区的医生为她治伤。那个大一点的小姑娘则一直跟在聂荣臻身边,常常用小手拽着聂荣臻的裤腿,走到哪里跟到哪里,聂荣臻还和她在指挥所外的土场上合了个影,这张照片后来成了珍贵的历史见证。
由于当时战事非常激烈,加上边区的环境艰苦,敌人“扫荡”频繁,且部队经常转移,照顾两个小孩子却有不少困难。经再三考虑,聂荣臻决定找一位最可靠的老乡,把这两名日本孤儿送往石家庄日军兵营。为了防止孩子在半路上饥饿啼哭,他还特地让人给小孩准备了食品。孩子上路前,他依依不舍地挨个抱起来,摸摸头,以示祝福。临行前,聂荣臻郑重地交给那位老乡一封亲笔信,请其转交日军。信中写道:“此次我军进击正太线,收复东王舍,带来日本弱女二人。其母不幸死于炮火中,其父于矿井着火时受重伤,经我救治无效,不幸殒命,余此伶仃孤苦之幼女,一女仅五六龄,一女尚在襁褓中,彷徨无依,情殊可悯。经我收容抚育后,兹特着人送还,请转交其亲属抚养,幸勿使彼辈无辜孤女沦落异域,葬身沟壑而后已。”最后指出:“我八路军本国际主义之精神,至仁至义,有为有终,必当为中华民族之生存与人类之永久和平而奋斗到底,必当与野蛮之日阀血战到底。深望君等幡然觉醒,与中国士兵人民齐心合力,共谋解放,则日本幸甚,中国亦幸甚。”
石家庄日军收到这两个小孩之后,回信表示感谢。事隔40年后的1980年,《解放军报》上发表了一篇《日本小姑娘,你在哪里?》的报道。日本《读卖新闻》社奇迹般地找到了当年的日本小姑娘――美穗子,才得知那个小的女孩在送回石家庄后在医院里去世,美穗子后来辗转回到了日本。1980年秋,美穗子应聂荣臻邀请来华访问,她眼含热泪,以额触聂荣臻那双温暖的大手,表达她深深的感激之情。美穗子说,一些日本旧军人知道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之后,非常感动和惭愧,更加认识到了侵华战争的罪恶。聂荣臻回答说:“让我们化干戈为玉帛吧!日本民族是勤劳智慧的民族,愿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永不兵戎相见。”
这真是,战争无情人有情,处处显示人性美啊!
版权声明:本文由1.76精品复古合击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下一篇:你这个土包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