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牯牛
故事发生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末,沂蒙山区,一个叫会泉的偏僻小山村。说起村名,还有一个美妙的传说。村子里有一口终年流淌的泉水,当初,谁家有红白喜事,只要在泉子边上烧烧纸,泉子里就会送出许多盘碗餐具,这些餐
故事发生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末,沂蒙山区,一个叫会泉的偏僻小山村。说起村名,还有一个美妙的传说。村子里有一口终年流淌的泉水,当初,谁家有红白喜事,只要在泉子边上烧烧纸,泉子里就会送出许多盘碗餐具,这些餐具用完后,再送回泉子里,以后谁再用,再烧烧纸,就会又送出许多盘碗。可是若干年后,有个人家,用完餐具后,没有送回,从此以后,人们需要餐具时,不管怎么样烧纸,泉子里就再也不会送出餐具了。那是一个不知道农药、化肥、塑料为何物的年代。农舍掩映在绿荫下,村妇在穿村而过的溪水边洗衣,幼童们在溪水中欢快地捉鱼儿,鸟儿在树上引喉高歌,男人们在村外田野上辛勤劳作着。在这伙男子汉中,有个绰号叫二牯牛的汉子,他在为他远房侄子锄地。
绰号的来历
这是个炎热的夏天。中午,换金和拉撒看到河边树下有一庞然大物,黝黑发亮的身体,很像躺着的一头牛,走近一看,还是王家老二,他肥硕的身躯只着一件短裤,躺在树下,鼾声如雷,睡得正香,换金说:“这家伙躺在这里真像一头牛,这呼噜声有点像老牛大憋气。”“他在家排行老二,以后就叫他二牯牛吧。”“二牯牛,二牯牛!”换金扯着嗓子喊开了起来。“谁这么没德行啊,打搅俺的好梦。”“二小子,又做梦娶媳妇了吧?大辫子那边来了好消息了吧。”“拉撒叔,我哪有你老人家的福气啊?天天搂着花婶子睡不够。”拉撒叔比二牯牛小十多岁,是村里的殷实户,刚满二十岁就娶上了新媳妇。而三十多岁的二牯牛却和他的哥哥弟弟样,都还是光棍一条。说起二牯牛找对象的事,还有一个在小山村家喻户晓的故事。
二牯牛相亲
二牯牛家境贫寒,弟兄三个到了二三十岁还没有成亲。这年,二牯牛二十七岁,邻村的表亲看到二牯牛兄弟仨,就是二牯牛长得较体面,又是个能吃苦耐劳的好后生,就给他介绍了个姑娘。相亲那天,媒人嘱咐二牯牛要对姑娘有礼貌,男人要主动,多说体贴人的话,二牯牛唯唯是听,他头一天特意到集市上找他认为最好的理发师,给他理了一个光光亮亮的“洋头”,——因为祖上是扎辫子,这“洋头”是当时刚从西方传来的分头,现在已经是土得不得了。——相亲地点安排在二牯牛家,时间是傍晚,为的是能留住姑娘和媒人,第二天早晨设宴款待,以增加成功系数。
这天全家早早吃过晚饭,天还没黑,媒人就领着姑娘进门了,这姑娘满身风尘,看来是刚从田地里来的,身材高挑而丰满,秀气的脸庞,秋水般的眼睛,一条蒜辫般的大辫子,让二牯牛好不迷得发呆。媒人和父母寒暄了几句话就都离开了,二牯牛不失时机地把自己的座位往姑娘跟前搬了搬,又是给姑娘递茶,又是给姑娘花糖吃,第一次和姑娘近距离接触,手有些发抖,脸有些发烧,可是事情还是做得自我感觉不错的。然后他们相互问了年龄、大号(区别于小名,即乳名的名字),双方就再也没有了话题。……沉默中,二牯牛很有些拘谨,他举措无着,手放在前面有礼貌,还是放在身体两侧有礼貌,目光往哪处看得体啊,他没了主意。他瞟了眼姑娘,人家神情自定地一只手托着腮,一只手抚弄着辫子,目光不时地扫一扫二牯牛。二牯牛越发没了主意,——忽然间,“男人要主动”,媒人的声音在耳边回响,于是,他咕哝了几下嘴,终于说出:你看我这身体有的是劲,一定能挣出咱们俩的饭,……我…我…就是睡觉好打呼噜,你不嫌吧?姑娘温温地嘿嘿嘿地笑开了,二牯牛抓耳挠腮,脸腾腾地冒火。心里充满了问号。又沉默了一会,姑娘发话了:“今天就谈到这里吧。”“你看俺怎么样啊?”“不错,不错,蛮实在的。”姑娘出门时,二牯牛鼓了鼓勇气问姑娘:“咱什么时候成亲啊?”“你等好消息吧。”二牯牛从此就天天等姑娘的好消息,可从此泥牛入海无消息。而他在相亲时的那些趣事,却被大辫子姑娘给他宣传开了。
二牯牛快乐
二牯牛母亲去世较早,他与哥哥弟弟三个都是终身未娶的光棍汉,连同父亲四个人守着两间破草房、二亩薄地艰苦度日。灾荒年举家讨饭,平常年景除了种自己的地,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给庄乡们打短工。二牯牛身材高大,食量惊人,那时农村的饭碗是黑色的,要有如今两个多汤碗大,二姑牛每顿饭要四碗面条。而他干起农活来一个能顶俩,一般劳力每天能锄二亩地,他却能锄五亩地,且质量上层。许多人家不了解他的活道,而怕他的肚皮大,不愿意雇他干活。这使二牯牛常因找不到活不开心。而却有一人家例外,那就是他远房侄子治忠家的媳妇却专爱找他干活。那是唯一能给他带来尊严和快乐的地方。
那时侯,志忠在外地跟共产党闹革命,媳妇拉扯着三个年幼的孩子艰难度日,地里的活大都要找乡亲帮工。治忠媳妇看上了二牯牛为人忠厚,干活不惜力气,家里地里有什么活都找这位二叔干。在志忠家里,谦和的侄媳妇总是一口一个二叔地叫他,顿顿好菜好饭地招待他。见他衣服破了,就催他脱下来给他补补。每当收工进门,侄媳都会给他端上洗脸水,递上毛巾,让他洗把脸。二牯牛想干干搬搬饭桌,拿拿碗的活,侄媳也不让他动,说:“你是有功之臣,进门什么活都不要干。”
二牯牛喜欢孩子,晚饭后常与侄媳的孩子们玩耍,他让年幼的孩子骑在他背上,在院子里爬行,他可以一只手提着个孩子,甩开胳膊转圈,他还爬上院子里的果树,给孩子们摘果子吃。
二牯牛主事
侄媳妇安排他去杀高粱。忽然,天气骤变,风卷乌云,一场大雨将至。正忙着做饭的志忠媳妇牵挂起地里干活的人。正当她无计可施时,突然间,二牯牛推着装满高粱穗子的独轮车,由他大哥拉着车,涌进了院子。原来,正忙着收割的二牯牛,当直起腰歇歇时,突然看到大片的云彩向南涌去,立即意识到要下雨了(农谚:云彩往南雨连连),随即奔家中,推上独轮车,叫上大哥,帮他抢收抢运杀倒的高粱。他们弟兄两进门不久,瓢泼大雨如期而至,那场雨连下七天未停,没有及时抢运杀倒的高粱的人家,伏在递上的高粱都发了芽。
志忠媳妇的叔公,是为富不仁之辈,侄媳租了他家一块地,种了地瓜,讲下收成各半。刨地瓜时,叔公到地里,强行要把长得好的地段的地瓜归他收。负责干活的二牯牛暗使手脚,将该叔公得的部分地瓜埋在了地里,事后他对侄媳说,地里有埋的地瓜,你和孩子们去收吧。二牯牛见侄媳面有难色,说:“你放心,我只是没有让心眼子不好使的人沾光。
版权声明:本文由1.76精品复古合击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