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空降小伞兵

家有空降小伞兵

鱼鸟慕散文2025-11-04 05:57:41
不知咋的就刮起了一股陪读风,我也没能免俗。陪读的是爷爷奶奶。大姑子在市区买了一套一百多平米的房子,邀父母同住,搭伙照顾她的女儿和我的儿子。起初相安无事。我偶尔去看看孩子。一学期过去,儿子总在夜深时给我
不知咋的就刮起了一股陪读风,我也没能免俗。
陪读的是爷爷奶奶。大姑子在市区买了一套一百多平米的房子,邀父母同住,搭伙照顾她的女儿和我的儿子。
起初相安无事。我偶尔去看看孩子。一学期过去,儿子总在夜深时给我发短信,说睡不着。他和爷爷奶奶挤住在书房,晚上老人的鼾声搅得他难以入眠。
寄人篱下,终不是长久之计。极有远见的我经过考察,比较,权衡,施压后,和我家谨慎的户主达成如下协议:各拿出部分资金,欠缺部分我去贷,债务与他无关。终于赶在房价大涨之前在孩子学校对面购得一两室两厅蜗居,近九十平米,我想,读书是够了。
刚买房那段时间,日子过得极为清苦。“蜗居”要添置空调,家具,既不能委屈孩子,更不能委屈老人,万般无奈之下,我悄悄处理了结婚时婆婆送我的首饰,与其闲置,不如实用。
那年春节,远在广州的小姑子带她的女儿回来探亲,就住在我家,一连玩了十来天。婆婆的另二个女儿也都毫不客气的举家带口拢过来了,几个孩子上串下跳,那个热闹就甭提,反正我的房子上下两层,很宽敞。加上婆婆极能干,承担了全部的家务,买菜,做饭,拖地,洗衣。几家人聚在一起的春节倒也愉快。
谁知道,春节过完,小姑子两人返回广州,竟没有带走侄女丫丫。丫丫在这边上学,就住在我的“书房”(读书的房子)里。
我和户主都大吃一惊。小姑子在我家玩了十来天之久,竟从没有跟我俩提及她的女儿将住在我家不走了。
自此,我感到非常郁闷。背负那么多的债务,购买“书房”的目的,就是为了孩子能安静的读书。这么突然的来了一个爱叫爱闹的小丫头,而且,爷爷奶奶也经常在家里大一声小一声的呵斥她,嘈杂的环境可想而知。
但是,爷爷奶奶是极好之人,多年来待我如同女儿,尤其婆婆包揽了家里所有的活计,让我做了多年的甩手掌柜。婆婆为了我们家付出很多的辛苦。
我觉得小姑子太过于自私,婆婆为她差点丢了性命。小姑未考上公务员,远赴广州打工。婆婆协助她买了房子,还一直陪同,帮她带孩子。带了几年丫丫后,也许是劳累过度,也许是远离故土,婆婆因为一次在小诊所拔牙,继而发展成难忍的疼痛。孩子是带不下去了,婆婆返回我们这里治病。这样的疼痛极棘手,转遍市区各大医院均不好转,我又陪同婆婆前往武汉诊治。回家后,不堪折磨的她竟采取了极端措施,幸而邻居发现得早,捡回一条命,抢救期间,是我在医院鞍前马后照顾,小姑子都没有回家探望。
现在,在我们精心照顾下,婆婆的病情稳定。小姑子居然忍心又把孩子送回来,还竟然连个招呼都不跟我打一声。对于从天而降的这个孩子,我保持沉默。这些年婆婆对我太好了,我不忍心带给她太多的心里压力,她心疼小女儿也情有可原。

但丫丫把自己当个小公主,并没有寄人篱下的感觉。有时也不礼貌,在家里呵斥爷爷是小菜。脾气来了,和人吵架,也声色俱厉。婆婆也极为娇惯她,都上小学一年级了,还天天喂饭,我既不能说,也没法管,只是很看不惯。
大姑的家也住在附近,他们天天上我家吃饭。我跟大姑商量说,她休息时就把丫丫带过去过夜。这样我这也能安静一些,对儿子的影响也小一些。大姑不以为然,无奈之下,我换了战术。有一个月,我到“书房”去就如入无人之境,不和他们吃饭,不和他们说话,关起门来,只陪孩子。
大姑终于妥协,开始带丫丫过去过夜。爷爷奶奶夜间也能关上门来呵斥丫丫,电视晚九点后也会关掉。家里总算是安静了一些。
抗战取得胜利后,我开始拿观察的目光审视丫丫,发现她非常有意思。
家里的餐具上有三种不同颜色的筷子,那是丫丫,小晴(大侄女)及我儿子的,她每次都会主动去分发。凳子也都是他们三固定的,哥哥姐姐的地盘她分得很清楚,别人都不许占领。
有一次,我给儿子买零食。丫丫说,给我也买点。我逗她,凭什么呀?我又不是你妈。丫丫马上说,你是舅妈啦,舅妈也是妈!简直是想拒绝也难。
儿童节前夕,我家户主去探望儿子。丫丫把他拉至一边,很庄重的要和他讲件事。她说,她发现这个屋里哥哥姐姐都不缺吃的。这丫头鬼精贵精的。她母亲不在这里,我们平时捎带着给她买的零食她看不上。她要的是完整的给与,而不会那么片面的,缺了角的,打了补丁的感受。舅舅赶紧带她去超市买了一大堆零食。
儿子爱喝早餐奶,每每我去看他时就买一提。那一天,去得早,买了就直接放在他的柜子里。吃饭后,我们都在客厅聊天,大姑说,你儿子要你带早餐奶呢。这时丫丫就跑去儿子房间,从紧闭的房门下塞进一张又一张红红绿绿的小卡片。大姑说,丫丫怕打搅哥哥学习,喜欢悄悄给哥哥塞纸条。
我捡起其中的一张一看,笑得直不起腰。上面写着,楚天秋来了,没带早餐奶!另一张写着,这事不是你妹妹干的!大姑也笑坏了,因为丫丫没有写舅妈,直接写的我的名字。原来,丫丫不会写舅妈的舅。后来我把这张纸条带回家了,看一次笑一次。
今年春节,小姑子回来探望丫丫,不幸小妹夫开车撞死了人。小姑子自己返回广州,留下一堆乱摊子留给我和大姑去处理。医院的守护,殡仪馆的告别,对家属的劝慰,谈判,赔偿等等闹得我俩焦头乱额,直到事情结束,小姑子也没给我打过一个电话,发过一个短信表示一下。大姑说,她除了会上班,会拿点工资,什么都不懂。
经历了春节的生离死别,才发现死神竟伸手可及。忽然觉得比起生命的可贵来,这些家长里短的琐事,根本就不算什么。还有什么比好好活着更重要呢。我又为什么一定要做个“格格巫”呢。
丫丫的模样漂亮,皮肤白皙,眼睛笑起来是月亮弯弯。细想,除去坏脾气的时候,这丫头还是很乖巧的。每次我去“书房”,都不拿钥匙开门。而是喜欢敲门,丫丫知道是我,就马上来开。然后接下我的挎包,递上拖鞋,扶住我穿鞋子。
孩子毕竟是无辜的,不懂事的是她的父母。现在的独生子女也难免孤独,家里多个妹妹,也许能培养儿子的爱心与耐心。
而婆婆的这辈子,所有的惊心动魄,揪心担忧,都是因为小姑子。她除了惹麻烦,似乎就没别的本事。还好,一路走来,在我们的劝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