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蒋经国与赣南的集团结婚
在赣南,但凡八、九十岁的老人只要一提到蒋经国,便自然而然会想起他的“建设三民主义新赣南”,想起他的“禁烟、禁赌、禁娼”,想起他的《新赣南家训》与“救济食堂”。而我的父母印象最深刻的却是集团结婚,因为二
在赣南,但凡八、九十岁的老人只要一提到蒋经国,便自然而然会想起他的“建设三民主义新赣南”,想起他的“禁烟、禁赌、禁娼”,想起他的《新赣南家训》与“救济食堂”。而我的父母印象最深刻的却是集团结婚,因为二老就是当年蒋经国在赣南实行集团结婚的当事人和见证人。时任“江西第四行政区专员公署”专员的蒋经国一到任,便雄心勃勃提出了“建设三民主义新赣南”的“三年建设计划”,据蒋经国1940年9月13日的日记记载:“今天下午我讲三年计划的理论根据,说明三年计划是根据三民主义而定下来的,这是个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第一次的三年计划只能够完成建设的基础。至于重要的工作,还是在第二次的三年计划中。”而集团结婚正是出现在他的第一次“三年建设计划”期间。据父母回忆,那时的结婚日期是这样定的。即每年的1月1日、2月2日、3月3日、4月4日……以此而类推。父母的结婚日期则定在1942年2月2日。为什么要选定这个日子结婚呢?
原来,父亲姚桢桂在江西公路处界化龙任稽查站站长时,他们站里有个检查哨彭哨长的老婆是抚州人。彭哨长调宁都后,恰好与从抚州逃难到宁都来的母亲住两隔壁,后来调到龙南管理站的父亲到宁都去看望彭哨长,作为同乡,哨长老婆便自告奋勇地充当了父母相识的介绍人。当时的父亲好一副绅士派头:1。78的北方大个,拄一根文明棍,戴一副金丝眼镜,西装革履又极具书卷气,与娇小玲珑的母亲竟然一见钟情。1942年春节前夕,母亲从宁都去赣州准备与父亲商讨结婚事宜,父亲则从广东办事回来后直奔赣州与母亲会合。父母都不是本地人,如要自己操办婚事那不知有多麻烦,可正巧,他们一到赣州便赶上了2月2日的集团结婚登记。按当时的规定。不管你是哪里人,在什么地方工作,只要你想结婚,尽管到集团结婚筹备处去登记好了,交完钱,填写好结婚证书,那么,只等2月2日这一天,新郎新娘
前往参加婚礼便是。有这等省心、省力、省钱的大好机会,父母岂能错过?
2月2日这一天,参加婚礼的新郎新娘们于上午10点钟准时的赶到新赣南大礼堂楼上统一着装与化妆。新郎们一律的黑中山装,新娘们则身着枣红色套头连衣裙,头戴绸布小红花,新郎新娘还统一佩带胸花。待所有的新人梳妆打扮停当后,分男左女右的排好队,只等军乐声响起,便由那一、二十个统一着装的漂亮儿童团员,每人提一个大红灯笼在前面引路,缓缓地走向主席台。主席台上红烛高照,洋鼓洋号齐鸣,煞是热闹喜庆。主席台正中央悬挂着孙中山先生像,左右两边是党旗和国旗,儿童团员们退场后,军乐队奏国歌。大家在总理像面前行结婚礼,歌毕,新郎新娘们相互鞠躬,仪式正式开始。首先是主婚人、国民党赣县县党部书记长许来鹤来一段开场白,然后是介绍人蒋纬国发表简短的讲话,这位身着蓝色中山装,高高瘦瘦、白白净净的蒋二公子一开口就风趣地说:“我今天给你们做介绍,可我自己还需要别人介绍呢!”轻松的一句话把大家都给逗乐了。接下来便是身穿黑色中山装的证婚人蒋经国祝词与发结婚证书,他每叫到一对新人的名字,这对新郎新娘便同时上前。当第一对新人走上前去时,蒋经国眼睛一亮,他立马就认出这40多岁的新郎已经是“三进宫”了,于是,矮矮胖胖、生性开朗诙谐的蒋专员便首先拿他开心:“先生,恭喜你又当新郎倌啦。我记得,这好象是第三次了吧?”小蒋这一打趣,立即引起大家的哄堂大笑。当然,新郎却不便发作,只是不好意思地接过结婚证书,对着蒋专员傻傻地鞠了一躬后与蒋握了握手,便赶紧溜到队伍后头去了。
当时的结婚证书是八开纸大小的一张,另饰有金边和龙凤图案,上有主婚人、介绍人、证婚人以及结婚人的姓名,字体竖排,并赫然盖着蒋经国的朱红大印。当所有的新人都手持一张结婚证书时,军乐声再次响起,在欢快的爆竹声中,新郎新娘们由儿童团员引领着回到原地,然后各自换回自己的衣服,纷纷登黄包车或步行而去,婚礼即告结束。
于1942年2月2日这一天参加集团结婚的共有40多对新人,父母是第9对,这也是唯一一次蒋氏兄弟俩同时参加的结婚典礼,凑巧让父母给赶上了。这种新式婚礼无疑是对老式铺张婚礼的重大改革,也是蒋经国建设三民主义新赣南的具体内容,好处自然是显而易见的了。不过,就在这次集团结婚时发生了一段小小的插曲却颇为荒唐可笑,那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举行婚礼的那一天,新赣南大礼堂门口看热闹的人挤得是水泄不通,那小轿车、黄包车更是摆了长长的一大溜,而参加婚礼的新人又有多张入场券,以供他们的亲属一同参加。当婚礼结束时却已是中午时分,那一对对新人、一个个亲属都急急如漏网之鱼,赶着乘车回家或到酒楼去摆席。人一多便生乱,一乱便出错,于是,便发生了闻所未闻的错配鸳鸯的笑话。
也不知是由于父母包办,男女匆匆只见过一面呢,还是因为新娘子个个都长得是如花似玉,一般的俊俏?再加上婚礼时穿一式的衣服,化统一的妆,于是匆忙中竟有人拉错了新娘子上车,待高高兴兴入洞房,一夜春风之后互相拉起了家常,这才惊讶地发现乱点了鸳鸯谱,结果几经周折后方才“物归原主”。笑话传出后,大家听了无不拍手称奇。当然,这决非父母的杜撰,《蒋经国在赣南》这本书就提到了此事。而父母在婚礼结束后则到时鲜酒楼去摆了四台酒席,以款待亲朋好友以及公路处的热心同事们。
屈指算来,父母参加集团结婚已经整整60年了,想那40几对同时结婚的新人恐怕大多作古,而夫妇双双健在的便更是凤毛麟角,就是主婚人、介绍人、证婚人也早已仙逝,倘若从这个意义上说,年近九旬的父母就可以称得上是高龄的了。今年八十有七的父亲每每说起蒋经国当年在赣南的作为总还是充满着敬佩之情的,因为他认为不管怎么说小蒋在赣南还是办了那么几件好事,比如严厉打击地方恶霸、流氓、地痞的嚣张气焰,强调严惩贪污、整饬吏治、提倡“公仆”精神,厉行“三禁”等,赣南的老百姓是决不会忘记他的。如今,赣州早已撤地改市,赣南大地更是一派“莺歌燕舞”,蒋公70多年前提出的“建设新赣南”、“开创赣南新时代”的美好愿望也惟有到了改革开放的今天才能够变成真正的现实。
倘若按中国人的
版权声明:本文由1.76精品复古合击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