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嵩溪

走进嵩溪

料理铺散文2025-04-14 09:49:25
乡思如钩,月是故乡明;乡思未远,水是家乡甜。作为生于嵩溪、长于嵩溪的嵩溪人,以是嵩溪人为自豪。多年来,我一直想写几个文字介绍家乡嵩溪,知道自己笔拙,难予抒写嵩溪人的爱乡情怀和描绘嵩溪日新月异的变化。这
乡思如钩,月是故乡明;乡思未远,水是家乡甜。作为生于嵩溪、长于嵩溪的嵩溪人,以是嵩溪人为自豪。多年来,我一直想写几个文字介绍家乡嵩溪,知道自己笔拙,难予抒写嵩溪人的爱乡情怀和描绘嵩溪日新月异的变化。这次,出版《乡韵》文集时,忍不住涂鸦几笔,说说嵩溪,仅当您到嵩溪旅游的导游吧。
当您走进嵩溪,会发现省道204线贯通嵩溪镇而过。境内有二条流淌不息的溪流,一条是由南至北的嵩溪溪,一条是西向东的清溪溪,在塘背交汇,四季潺潺往南流淌,滋润着两岸的嵩溪人;这里位于县城东北部,距县城20公里,1990年10月经省政府批准撤乡设镇。嵩溪东邻明溪县和本县林畲乡,西为本县龙津镇,南连本县嵩口工业重镇,北与宁化县泉上镇接壤。这里良田阡陌,村道蜿蜒,人口密集,物资丰硕,车流人流不息,是个热闹和富有时代气息的山区现代化小镇,。这里气候四季宜人,土地肥沃,历史上是盛产贡米的地方。这里还是世界上最大的斑岩型钨矿――行洛坑钨矿、北坑钨矿所在地。嵩溪境内高山险竣,群山逶迤,有风光旖旎的莲花山、威武雄竣的北斗山、惟妙惟肖的象峰山、层出不穷的三层寨等高山,这里群山凝翠,沃野飘香,天然美景,让人忘返。
走进嵩溪,这里的人们热情好客。嵩溪的村庄以多节日著称,除民族传统的大节日外,还有当地人称“会期(又称庙会)”、“园冬”和“纪念日”的独特节日。每个村的节日各不相同,正月是黄沙口、花果园村的迎龙灯,二月是元山村的观音九(传说是纪念观音菩萨生日),三月是伍家坊村的三月三,五月是嵩溪人的“关王节”。进入冬季尤其盛行过节,处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八月是青山村的欧阳真仙生日;九月是嵩溪镇所在地两个村的(庙会)会期,庙会伴生出物资交流会、耕牛交易会,熙熙攘攘,人来人往,连续热闹5天;十月是高地的十月朝,上坑亭和各溪村的是十月十五园冬节;十一月是兰家弄村的庙会,等等;此外,还有黄沙口、青山和塘背村泉州库区新移民点的移民纪念日,可谓是喜事连连,美酒月月有。节日这天,家家户户开鱼塘抓鱼,杀鸡宰鸭,采摘果疏,家禽是纯天然自家养的。倾其所能,唯恐招待不周,菜肴比着丰盛,宾客比着人多。节日宴,通常摆的是流水席,主客间呼朋唤友,说祝福的话,喝自酿的米酒,盘点一年的好收成,推杯换盏,不亦乐乎,晚上乘着酒性听戏赏灯,游玩明月下的嵩溪美景。许多在嵩溪工作过的人士留念这里的热情,不舍离开。镇党委书记刘清斌曾经在嵩溪任过副镇长,是第二次进嵩溪任职。在讲到嵩溪时,他常说:“嵩溪人创业有激情,待客有热情,对人有真情。嵩溪人真好!嵩溪是一个创业的好地方。”是的,嵩溪人为人待客,不会看人位高或卑微,也不因人生与熟而慢怠,人与人之间讲究的是热闹和谐的气氛。传说,古时候嵩溪有一户穷苦人家,母子相依为命,家里已米缸见底,仓门敞开,家徒四壁,只能靠红薯、野菜等充饥度日。在一个风雨交加的黄昏,家里来了一位赴京赶考的教书先生。他浑身已经湿透,满身泥泞,说是欲投门下借宿一夜。母子俩满心欢喜,将先生迎进门来,又是端茶,又是让座。为了款待先生,母子俩狠狠心,决定把家里唯一的一只母鸡给杀了。本来,这家儿子的母亲,是指望把这只母鸡养大生蛋,换了钱再养兔、养狗、养猪、养羊、养牛,然后把牛卖了给儿子讨个老婆传宗接代,这只母鸡就是儿子的“老婆本”。所以,儿子在杀鸡时喃喃自语道:“杀老婆了!杀老婆了……”先生得知事情的原委后十分感动,认大娘为干妈,认大娘的儿子为义弟。后来,这位先生考中了进士,官拜太守,回报了这家母子。这个故事就是客家有名的“杀老婆款待先生”的传说故事。物换星移。今天,又有人这样说嵩溪人,当家中有客人来,女主人热情,她一边炒菜,一边端着酒杯敬酒,菜不误,酒照喝,热情还不减,主客皆大欢喜。若是平时有客来了,主人定会招呼:“暖壶酒,我们弄(喝)两杯。”他还要邀上邻居,“等一下过来陪客人,热闹热闹。”一家有客,全村皆喜。
走进嵩溪,这里的人文历史悠久。嵩溪是客家名镇,外来人流入早,分居较广,有12个村,达1.7万人。有江、雷、余、伍、彭、阳、蔡等姓氏,少数民族有雷、蓝两个姓氏,千百年来土客相融,繁衍生息,建设嵩溪。清流的开山始祖是巫罗俊,他的墓葬就在嵩溪黄沙口村。隋大业年间(605-617),巫罗俊随父从南剑州(南平)迁居黄连(清流古时称谓)。巫罗俊率众在黄连开山伐木、垦荒拓土、建设家园,筑土堡、建土寨、防御匪冠,黄连境内人民安居乐业。巫罗俊成为黄连首领。唐贞观三年(629),巫罗俊到皇帝行营上疏,奏称黄连地广人多,可授田定税。朝廷嘉纳此举,授镇将一职令其翦荒自效。唐高宗乾封二年(667),黄连正式设镇。巫罗俊可称为“客家鼻祖”。为了纪念巫罗俊,在镇区还建有“福潭院”,春秋享祭。宋代忠烈之臣、曾任湖南潭州判官的清流人江礼其后裔,以及民族英雄文天祥麾下的战将雷三益的后裔,迷恋着嵩溪这方热土,也在这里拓展家园,开枝发叶,绵延千载。客家名臣、民族英雄文天祥还在嵩溪的黄柏洋驻兵,招募义军,以图恢复宋室江山;他在这里挥笔写下:“山高不碍乾坤眼,地小能容宰相身”的著名联句,以表达他的雄图大志。客家嵩溪人还乐办灯会。这里的灯会,人们称为“迎龙灯”、“游花灯”,历史较为悠久。相传始于唐朝,盛于明代。不仅元霄有灯和九月里5天的庙会游花灯,黄沙口余家屋等地正月十三就开始迎龙灯。据有关资料记载:正月十五是土地菩萨的生日,人们笃信佛教,点灯敬佛,世代沿袭下来,逐渐演变成为今日的灯会,不过无论形式、内容到规模都有新的发展,潜移默化成人们元霄喜庆、丰收喜庆的活动之一。
走进嵩溪,这里的自然风景独特。在嵩溪的东面,省道204线旁的黄沙口村,有一处“玄武岩奇观”。这奇观是由大小石头(玄武岩)构成的。远远望去,这些石头纵横交错,壁立笔直,宛如城墙,高高耸立,摄人心魄。仿佛有石匠搭砌起来,条缝勾嵌得条纹清楚,走势自然。大块小块石头叠放有序,鬼斧神工,巧夺天工,有如神助,当地人称是“神仙墙”。据说,嵩溪一带曾经发生过火山喷发,由于冷凝速度的原因形成了收缩固圈,成了凝固柱,造就这气势恢弘壮观的“神仙墙”。目前,火山口和玄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