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龙尾

孤独的龙尾

往载杂文2025-12-18 08:40:41
中国的帝制传到溥仪是传到了尽头,秦始皇做下的气势恢宏的龙头到最后配了条纤细的、甚至被刮掉若干鳞片鲜血直淋的尾巴。每朝的末代之君都有着悲剧的命运结局,清朝也不例外,更何况是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尽头。溥仪三
中国的帝制传到溥仪是传到了尽头,秦始皇做下的气势恢宏的龙头到最后配了条纤细的、甚至被刮掉若干鳞片鲜血直淋的尾巴。每朝的末代之君都有着悲剧的命运结局,清朝也不例外,更何况是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尽头。溥仪三岁登基,六岁颁布《退位诏书》,十二岁在张勋的复辟下又做了12天的皇帝,二十六岁到三十九岁一直在东北当伪满洲国的傀儡皇帝。他虽然三次登基,但每次都是悲剧收场。他没有一天实权,作为“末代皇帝”,他手里不掌握至高无上的皇权,他的命运同他的形象一样单薄、软弱,皇家的威严已经所剩不多。
近代的中国风雨飘摇、内忧外患,末代皇帝的命运更是多舛。溥仪还未来得及亲理朝政便被迫走下了皇帝的宝座,从此以后,恢复祖宗基业便成了他的使命。孙殿英盗了清东陵,更加重了溥仪报仇的决心。为此,他不惜抛弃了他的子民,不顾国家安危,与日本侵略者合作,做傀儡皇帝成为日本侵华的工具。他没有做过一天主宰自己命运、主宰国家命运、主宰黎民百姓命运的皇帝,他有的只是一个名号,一个头上顶着“皇帝”帽子、形单影只的皮影儿。
溥仪三岁登基后依附于隆裕,复辟依附于张勋,到东北依附于日本,直到解放后经过改造又满口马列主义,与其说他被“改造好”,倒不如说这位末代皇帝为了活命,不惜夹缝中求生存。他从早年拿宫里的宝物卖钱维持小朝廷开支,到后来捐出文物,从最初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最后身上只剩下一块金表。从曾经的“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真龙天子”,到普通老百姓,一名中国的“公民”。然而,哪个老百姓没有自己的朋友、亲人,可他没有,他几十年的随身侍从不想见他,从此形同陌路;他的亲戚在批判他,讲述他造成了别人的悲剧命运。他的妻子疯了、跑了、死了,他也没有子嗣,没有普通老百姓膝下承欢的天伦之乐。
他是清朝第十二位皇帝,他的骨灰并没能入到他登基后就定好的清陵内,而是孤零零地埋在清西陵外的商业公墓里。他身边的人好像都忙着与他划清界线,连他成为普通公民后自由恋爱结合的妻子在去世时也说“坚决不与溥仪骨灰合葬”。而他与第五位妻子的结合也是政治的产物,更多是为了明哲保身,表明自己已经彻头彻尾的成为了一名“公民”。在他生病后医院的医生、护士因为他曾是“封建皇帝”,尽管他被病痛折磨却不敢为他治疗,以致他过早的痛苦离世——没有了皇帝帽子却依然逃不掉厄运。
末代皇帝保护不了他的子民,保护不了国家的安危,他只能小心翼翼的保护着自己的命,小心的伪装自己,苟活于世。他是紫禁城的黄昏,紫禁城滴血的黄昏!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