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医
古老的中医以其幽深广博的文化内涵,圆整精密的理论体系,以及独特精当的处置方式,根植于中华的土壤中延续了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医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传承了悠久的华夏文明,她是古人在同自然界和疾病斗争中所总结出
古老的中医以其幽深广博的文化内涵,圆整精密的理论体系,以及独特精当的处置方式,根植于中华的土壤中延续了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医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传承了悠久的华夏文明,她是古人在同自然界和疾病斗争中所总结出的宝贵经验和理论,是数代人心血的结晶。作为传统文化中最具原创性的中医,即是民族的骄傲,又是世界的瑰宝!然而,仿佛上天注定了中医要承载着坎坷多蹇的命运。翻开中国屈辱的近代史,当自诩天朝之邦的东方大国还陶醉在农业兴邦的梦想时,西方的工业文明迅猛发展,异邦的突飞猛进强烈冲击着中国的文化结构,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受到空前未有的挑战。随着西风的东渐,国门的洞开,中医的命运似乎与苦难深重的祖国紧密相连。
伴随着显微镜的出现,人类终于开启了微观世界的窗口。西方医学以其严整确凿的理论依据,简捷直观的诊病手段,规范细致的服务方式与土生土长的中医形成了鲜明的比照。西医咄咄逼人的气势似乎预示着中医界即将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劫难!
1916年,远渡东洋的前清秀才37岁的余云岫学成归来,踌躇满志的余云岫在日本系统地学习了西医,并于次年出版了他的新作:对中医具有颠覆性作用的《灵素商兑》,终于引爆了当时已呈对峙状态的中西医的全面论战。《灵素商兑》全面系统地否定了中医的理论基础,对《黄帝内经》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该书的问世令中医界感到震惊、恐慌进而愤怒。尽管以恽铁樵为首的中医人士极力抗争,可在国运衰微的背景下,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几乎丧失殆尽,中医似乎已劫数难逃了。
几年后,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鲁迅先生在其小说《呐喊》中详尽地记述了其父患鼓胀病而被中医误疹致死的经过,这对已日趋困顿的末代中医无疑又是雪上加霜。
1929年,中华民国卫生部成立。在第一届国民政府卫生会议名单上,中医榜上无名,非但如此,会上竟抛出了全面废止中医的提案。当时国民政府的成员大都深受西化教育,赞成提案者呈压倒性优势。很快,《废止中医案》的卷宗就径直摆在了蒋介石的桌案前。此时的中医界早已群情激愤,上书请愿不断,加之国民政府内部的冯玉祥、陈立夫的极力反对,面对废止中医的提案,当年的蒋委员长的笔端还是迟疑了。
或许是出于对几千年中医文化的眷顾,或许是迫于民众的强大压力,蒋介石最终没有在提案上签字。不难想象,在西医冲击下已日渐濒危的中医,若再加上国家行政力量的强力干预,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中医,很可能是医学史上的几行铅字,一个概念模糊的文化标本!
直至我们的民族挺直了脊梁,历史期待着新生的政权重新审视文化。
1951年,成立不久的国家卫生部颁布了一条令中医界瞠目结舌的规定:所有现职中医,必须通过西医的考核,否则取消行医资格。而考核的结果是,仅北京市的就有90%以上的中医不及格,被逐出医界的大门。原本对共和国满怀憧憬的中医再次命悬一线!
同年10月,一份反映中医尴尬现状的书信几经辗转交到了毛泽东的手上。不久中央核实了情况,总算中止了这一荒唐的做法,时任卫生部副部长的贺诚、王斌被定性为资产阶级思想、民族虚无主义而遭免职。因此事件,中医的发展引起了毛泽东主席的关注,不久国家中医司宣告成立。
建国之初,面对困窘的医疗条件和缺医少药的严峻现实,在“古为今用”思想的指导下,中医迎来了短暂的振兴。大量赤脚医生的涌现为古老的医学提供了全新的舞台。然而,史无前例的日子却接踵而至,破四旧的口号象一个恶毒的诅咒,与中医学唇齿相依的传统文化陷入空前浩劫。劫后余生的中医虽大难不死,却已伤痕累累。
然而,当步履蹒跚的中医跨过了世纪的门槛,当我们的目光聚焦于2003年的春天时,我们看到:肆虐的非典给了中医一个展示的平台,中医界的有所作为一度令国人乃至世界对其刮目相看!
03年3月,SARS突袭广州,造成了市民的极大恐慌,繁华的广州一度万人空巷。而透过羊城上空厚重的阴云,中医似乎看到了一线复兴的微光。时已退休赋闲在家年近九十的老中医郑铁涛了解了疫情后,给广东医学界致信,要求立即停止使用抗生素和激素,改用中医治疗。在西医已是一筹莫展之际,中医的适时介入终在短期内控制了疫情。4月3日,世界卫生组织鉴于中国治疗方面的经验,专程组团赶赴广州考察,与当地中医界作了广泛的交流。团长杰姆斯当即提出,中医疗法可以上升为常规疗法推广实施。多年来,中医第一次成为了舆论话题的中心。但同年10月,广州市举办了抗击非典的庆功大会,令人不解的是,尽管中医于危难之际有过上佳的表现,庆功会上却没有争取到一席之位,中医象是一位不争的忍者,在默默地做了自己该做的以后,悄然遁形,被人遗忘!
几年后,方舟子的名字连同一本《批评中医》赫然出现在各大书店的书架上,这位曾赴美留学的高才生无形中步了余云岫的后尘,再次叩响了问难中医的大门,《批评中医》成了事实上的《灵素商兑》姊妹篇。
方舟子,本名方是民,生于福建。1990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系,5年后于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获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并做过分子遗传学的博士后研究。回国后,从事网站建设和专栏写作。
这位被称作“学术打假斗士”的方先生不知何故此次将矛头指向了中医。他联合了何祚庥、司马南等反伪人士在公众场合与中医权威人士作过直面的论争。方、何等人站在现代科学的立场,对中医提出的阴阳五行经络学说予以全面批驳,认为“不科学”。值得一提的是,年逾古稀的中科院士何祚庥老先生目无余子,所批判的范围显然不仅限中医领域了,对传统的国学文化亦不讲情面。面对公众口出狂言:“传统文化90%是糟粕……中医整体学说我看就是笼统学说……”
我们无从知道,这位西学泰斗投入多少精力了解华夏先人的智慧,有什么资格如此兀傲与轻狂,可以俯视我们民族传承了几千年的文化?笔者甚至感到困惑的是,中医界又何苦高抬方、何等人,用业内的权威人士与对中医一知半解的人作对等的论战?方舟子连了解中医都谈不到,又怎可妄言批评?看到方先生对中医似是而非,自以为是的论述,中医界在疲于应对的同时,是否考虑到他可取得了与中医权威人士论辩的入场券?一场理念不统一,理论水平相差悬殊的论辩
版权声明:本文由1.76精品复古合击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下一篇:铮骨中华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