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号》:闪烁银河的佳作

《再生号》:闪烁银河的佳作

黄桦弩杂文2026-01-19 20:15:35
一、银河的高度《再生号》的编剧和导演是香港经典“银河印像”的衣钵传人韦家辉,主演是“银河”御用男主角刘青云,光是这两个名字就会引起众多粉丝观看这部电影。而在整部电影中,所有的演员、导演和编剧都留下了精
一、银河的高度
《再生号》的编剧和导演是香港经典“银河印像”的衣钵传人韦家辉,主演是“银河”御用男主角刘青云,光是这两个名字就会引起众多粉丝观看这部电影。而在整部电影中,所有的演员、导演和编剧都留下了精彩的一笔。指挥上的功力韦家辉在本片中发挥得淋漓尽致,而所有这些也通过影片在剪辑上的处理看出他的成熟。提起“银河印像”,我们不得不说起它一路传承下来的辉煌,当杜琪峰星光闪耀的出没在金像、金马、戛纳上的时候,韦家辉也开始从一名优秀的编剧慢慢走上优秀导演的舞台中央。香港电影金像奖上刘德华拿影帝的《大只老》正是韦氏和老杜的联合指导,刘青云之前精彩至极的《神探》也是韦家辉的佳作。

二、丰富理性的叙事风格
总的来说,韦家辉传承了杜琪峰严谨结构的叙事特点,在编剧上花的心思是相当大而且有效的。复杂多变又冷静理性的故事脉络加上时空和幻想的些许修饰,使得本片耐人寻味又温暖悬疑。
我相信,许多观众会因为本片双线叙事和多角度视角的表现而感到有点凌乱,但我们却可以从中看出韦家辉丰富的故事驾御能力。这个故事原本是一个简单的亲情故事,却能拍得如此的层次感强烈,着实不易。故事中,一方是女儿和妈妈、弟弟生活的现实世界;一边是女儿在小说中安排了爸爸在车祸中失去视力和所有亲人的世界;另一方则是小说里的爸爸开始写小说创造的又一个世界;另外还有不属于现实的世界……这些好几个空间的世界平行发展且横亘叠加,相互影响中又牵连着另一方,构造出广阔丰富层峦叠嶂的视觉冲击和模糊复杂的线索。
我在看完这部电影后,一度怀疑到可否将本片归纳到科幻片的范畴。事实上,本片已经游刃有余的能在多种风格类似中间游走。是亲情?是悬疑?是科幻?或许都是。关于在想象中带有类似童话色彩的港片之前有《童梦奇缘》。但《童梦奇缘》线索简单得多,无非是通过男孩的快速老去后体验到亲情的可贵以及如何珍惜。在层次立体感方面《再生号》丰富得让人在眼花缭乱之余也要时刻集中精神,在观影过程中不断自我分析剖解其中的奥妙。这种无形中的双方交流,或许正是电影艺术的独特魅力吧?
如果把好的故事永远摆在你要拍的电影讨论桌上的首位的话,或许我们的电影市场才不会有那么多胡拼乱凑的电影,一定会清理出很多鱼目混杂良锈不全的赝品。这种理性认真的态度正是“银河印像”以及到韦家辉值得让国内广大导演编剧们学习的地方。

三、到位即止的表演形式
让我们再回到历史渊源,说起银河的杜琪峰,除了上文所讲的理性严谨编剧之外,对于演员的表演也完全为着剧情理性服务的大前提下,有很多限制。但是在上世纪90年代如此要求严格的杜琪峰捧出了响当当的好几大影帝,而且都是个性和风格特点强烈的演员。其中包括常常夸张十足恶搞无厘头的周星驰,用一部克制天马行空自由发挥的《审死官》拿到亚太影帝;嚣张十足神经兮兮的吴镇宇,凭一部群戏《枪战》中难得一见的短暂冷静眼神拿到金马影帝;有着偶像标签总是耍帅的刘德华两次金像影帝的影片《暗战》和《大只佬有大智慧》,也完全没有多余的镜头可以让他重复老路。由此可见,银河的传统思想,不单单在编剧上深思熟虑,在演员上的指导也时刻保持住惯有冷静和理性的控制。韦家辉在本片中对于刘青云也有这样的限制和制约。对于演技派的刘青云来好说,之前他“潜伏”了许多年。1997年,杜琪峰成立银河映象后,刘青云一直都是成为他的爱将。之后的韦家辉也很喜欢用他。刘青云其实在本片中的表演保持了一贯的水准。由于到位即止的形式要求快、准、狠,所以发挥一些小技巧或者带个人风格的东西几乎很少。所以,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基本功扎实和稳定自如的刘青云在本片中演绎出一个符合要求的角色的同时,也淹没在导演收放自如的叙事和调度之中。盲人的角色是刘演绎生涯中从未涉及过的,他的表现自然亲切,镇定而温柔,但纵观全片,剧情是主导一切的力量,此消彼长,这一回合的分析中,他的表演因为电影的表现形式而让我感觉稍欠亮点。其它的演员譬如林熙蕾、新人阎清也因此而稍欠些许新意。

四、主题的升华
商业片常常缺少思想性,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艺术深度;文艺片却常常缺少商业的焦点和人气明星的点缀。回到这部电影中来,经常有人会认为简单的剧情不假思索的观影体验更容易引人入胜,更容易引导普通人进入电影传达的主题氛围中来,也就是笔者前文提到过的看完本片后有的观众也许会觉得凌乱,但当大屏幕一黑,那句经典的中心台词其实已经在提醒着我们,本片就是讲爱!“爱,让死去的灵魂在思念中再生!”爱是唯一而伟大的。当爱遇见死亡它可以穿越死亡,直达我们思念的心灵港湾。这就是这部电影在商业运作之中蕴涵的深层思想,我们可以度过万川,饮着孟婆汤,乘着“再生号”,回到死去的亲人爱人们的身边,我们可以选择生,可以选择死,可以因为爱的人存在的的那个空间,我们死后追回那个空间;如果她们没死,我们就在原来的那个空间等。这样的亲情在本质上是多么容易让人动容啊!虽然它被拍得错综复杂,被分解得支离破碎,但我们或者也会因为它的某一处细腻而流泪,爱,升华了思念,而思念唤醒了我们错失的亲情。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