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括与《延州诗》

沈括与《延州诗》

朱口皓齿杂文2025-07-12 00:31:32
在巍巍宝塔一侧,竖立着一块令人瞩目的石碑,这块石碑上刻着我国北宋时期著名官弟沈括写的《延州诗》,现将原诗附录:《延州诗》二郎山下雪纷纷,旋卓穹庐学塞人。化尽素衣冬未老,石烟多似洛阳尘。沈括何许人也,沈
在巍巍宝塔一侧,竖立着一块令人瞩目的石碑,这块石碑上刻着我国北宋时期著名官弟沈括写的《延州诗》,现将原诗附录:
《延州诗》
二郎山下雪纷纷,
旋卓穹庐学塞人。
化尽素衣冬未老,
石烟多似洛阳尘。
沈括何许人也,沈括,北宋杭州钱塘人,文武兼备,博学多识,宋时任延州知府,他晚年所著《梦溪笔谈》曾有专章论述了一种“延州石液”的东西,详细地记述了它的产地、形态和用途,并以“石油”为其命名,预言“此物后必大行于世”。这是中国人对世界科学史的一大贡献。
从沈括记载石油,到清代延长开凿的我国第一口油井,中国人所预言的“此物后必大行于世”的论断竟得到实现。从60年代以来,我国石油战线捷报频传。大庆、胜利、大港777一个个石油基地的相继建立,预示着我国生产石油有了新的突破。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沈括的预言终于得到了证实。早在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十一月,清政府就拨专款落实专人管护,光绪三十年后成立了延长石油矿局。光绪三十三年四月延长西门确定井位,六月五日正式开钻,此井钻深共81米,并命名“延井”。成为中国大陆上第一口油井。一九八七年就九月康世恩同志题写了“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纪念碑。一九九六年国务院将该井划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