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缸里开出的和谐之花

鱼缸里开出的和谐之花

为此杂文2025-09-27 02:02:56
小书店的柜台上,摆放着一盘非常精致的圆形鱼缸,鱼缸里有三条彩色的金鱼,它们在鱼缸里忽上忽下,来来回回地游动着,小嘴张得圆圆的,两边的腮轻微地翕动着,漂亮的尾巴不停地摆动,那般的灵动、快乐,惹人喜爱,不

小书店的柜台上,摆放着一盘非常精致的圆形鱼缸,鱼缸里有三条彩色的金鱼,它们在鱼缸里忽上忽下,来来回回地游动着,小嘴张得圆圆的,两边的腮轻微地翕动着,漂亮的尾巴不停地摆动,那般的灵动、快乐,惹人喜爱,不时的会有两条鱼,迎面相碰,稍作迟疑,各自转头游向别处。我呆立于柜台前,被鱼儿们的惬意和融洽吸引着,鱼缸很小,却处处开出和谐之花。
何为“和谐?”且看这两个汉字便有了答案。“禾”,意则关怀自然,关注生态,让人与环境协调发展;“口”、“言”是注重文化交流;顺应民意,彼此和睦共处,体现人文情怀;“比”、“白”更应竞争有序,在公正的竞争与合作中谋求发展和进步。古人解释,“和”是“以他平他”,即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和谐,包括“和生”、“和处”、“和顺”、“和洽”等,由此而得出,一个和谐的社会也必和于自然,顺于民意,谐于发展。
我们不能忘记非典带来的恐慌,现在生活虽然恢复了平静,但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深刻的教训。还有艾滋病、禽流感,2003年,美国的把草原土拨鼠作为宠物饲养由猴痘病毒引起猴痘暴发流行;2004年,在马来西亚为了多养猪而乱砍滥伐森林流行的“尼巴”病毒等等。人类应反思的问题很多很多。人们迫切地想知道“病毒是从哪里来的?”科学家的共识是:人类疾病与环境破坏的关系是明确的,跟人们的生活方式肯定有关系。还有地震海啸,地震,旱灾,水灾等等灾难,专家认为: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类600年来的进化历史,是人类与大自然平等对待和睦相处的历史。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招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天之道”就是自然规律和法则,规律是自然界本身固有的,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法则就是人们按照所认识的规律所制定的行为规范。“天道”好比一张硕大无比的网,他罩住了万事万物,任何细微的东西都漏不掉。违逆天道就会遭到惩罚。
诚然,人与物质、动物不同,有思想,有欲望,这是人类共有的一种物质及精神需求所在,一种心理及生理需要所在。但当这种欲望超越了欲望本身的极限,甚至变成了一种极度膨胀的、难以节制的私欲时,就会对人类的利益、社会的公平、生态的良性发展带来侵害,形成了世间的尔虞我诈,波诡云谲和水火不容,人为地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的冷淡虚伪,使我们生存空间趋予艰难和复杂,试想:当腐败的和不腐败的政府官员的私欲在膨胀,当不法的和合法的商人的私欲在膨胀,当普通老百姓的私欲也在膨胀时,我们生存的空间就会变得诡异和恐怖。社会的秩序不存在了,诚信不存在了,公平不存在了,正义不存在了,基本的社会伦理道德也就不存在了,这种无孔不入日益膨胀私欲。破坏了社会和谐,败坏了社会风气。
世界是你的,也是我的他的,世间上沒有一样东西,可以因为自身的强大,而独立存在的。世间是相竞相生的,万物只要能包容,沒有不能同时存在的,物质如此,自然界如此,人为什么不能相容相生呢?
无论在家庭还是一个团队,相互之间如果不是理解、信任,而是猜疑,排挤,我处处防着你,你时时想害他,整天忙于周旋,尽力交瘁。如果我们整天处于这样的不和谐的环境里,会有心思工作吗?能专心致力于的事业吗?我想对于有思想有情感的人来说,肯定不是我们想拥有的,我们渴望和向往美好的事物,追求和谐愉悦的氛围,追求一种积极完美的人生。
鱼缸很小,却处处开出和谐之花,而我们的世界很大,生活空间之广,却常常举步维艰,究其原因,是我们的心胸不够宽广,是我们的思想境界不够高远,心态不够端正,人与人之间不够宽容!
如果我们可以以平和之心对待“名,”以淡泊之心对待“位,”以知足之心对待“利,”以进取之心对待“事。”让自己处于“一览众山小”的至高点,让我们的心胸如海洋,纳百川,竞千帆,豁达宽广。人与人之间可以再宽容一点,古人说厚德载物,宽容是甘甜柔软的春雨,宽容是人性中最美丽的花朵。宽容是一种美德,宽容是一种智慧。要有容人之短、容人之长、容人之过之心。我们就能拥有至善至美的人生境界,享受到宽舒美丽的人生乐趣。奏出温暖和谐的华美乐章。
漫人生路上,有鲜花铺满的一段,也会有崎岖险恶的一段,工作中如此,生活中如此,人际交往中如此,感情中亦如此。每个人的性格特点不点,爱好喜爱不同,工作的环境空间不同,生活的圈子不同,但当我们在工作、在生活、在彼此交往中,在某个焦点,碰撞时,是像鱼缸中的鱼儿,会意地点个头,相互谦让,相互撮合,还是你争我抢,互不相让呢!
“叔叔,我买《给小鸭子让路》”一声清脆的童音,打断了我的思绪,我循声而去,一个五、六的小男孩,忽闪着一双清澈的大眼睛,征询地望着图书管理员,“我给你查查,”管理员转过头,将目光投向面前的电脑,我不知道《给小鸭子让路》这本童书,是什么内容,但在我们人类的眼里,小鸭子应该是弱者,我们生存的红尘俗世,已经习惯了弱者为强者让路的生存哲学,以致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像一个丛林。可是弱者不会恒弱,强者不会恒强,给弱者让路就是给自己让路。如果人人都能多一点呵护,多一份关爱,真正作到天、地、人合一,和谐共生。我们所处的世界,就能象鱼缸里一样,开出和谐之花!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