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贞观长歌》,一曲浩浩壮歌
这是一部真实展现唐代战争与和平的长篇历史画卷——《贞观长歌》,长达82集,一向不喜欢看连续剧的我,居然花了半月时间,在网上把它看了个精光。也许是对盛唐之风的迷恋向往,也许是对李世民的无比敬佩,才促使我
这是一部真实展现唐代战争与和平的长篇历史画卷——《贞观长歌》,长达82集,一向不喜欢看连续剧的我,居然花了半月时间,在网上把它看了个精光。也许是对盛唐之风的迷恋向往,也许是对李世民的无比敬佩,才促使我完成了这个“壮举”吧。唐朝“贞观之治”的辉煌历史,是值得大书特书的。这部剧从武德九年,唐高祖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经过玄武门之变,登上大唐王朝的最高统治地位起,一直写到李世民驾崩,高宗即位,向我们展示了逶迤多姿、壮阔豪迈的盛世唐朝的历史进程,可谓洋洋大观。
这是一曲君临天下之歌。自我国进入封建社会以来,天子之位异常重要。无数的皇帝都因骄奢淫逸、昏庸愚昧而自毁长城。作为唐朝第二代皇帝,在登基未稳之时,面对北方草原民族的首领颉利的二十万铁骑,生性强悍善于用兵的李世民处乱不惊,亲率六骑在渭水便桥迫使颉利大军退兵。这是何等的英雄气概!他不仅审时度势,力排众议,做出了倾其府库向豪强的颉利媾和以换取国家生养发展时间的艰难抉择,使国家避免了覆亡的危险,还带领军臣民众振兴大唐,征服称雄北方多年的颉利部,实现了国家的统一。这是何等的天子风采!
这是一曲和谐交融之歌。国家统一后,为了让国家迅速走向和平建设的轨道,竭力摒弃仇恨,实行民族团结政策,太宗大胆地将处于灾荒中的数十万颉利部众迁徙到内地,将良田划给他们耕种,让颉利部绝处逢生。这次规模宏大的人口迁移拯救了草原百姓,他们深为唐太宗对各民族爱之如一的博大胸怀所感染,几百年间兵戈相见积淀下来的矛盾得到化解,各族儿女在大唐广阔疆域内和睦相处,共建东方强国,进一步实现了民族大融合,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喜人局面。李世民的博大胸襟和人格光芒,照亮了煌煌史册!
这是一曲英才俊士之歌。因为唐太宗的深明大义,开诚布公,吸纳和重用了一大批良将忠臣,使他们与太宗一起共同谱写了这曲浩歌!他不计前嫌,从死囚车里释放了隐太子李建成的洗马魏征,从而获得了一个千古诤臣;他慧眼识人,重用了一个不入流的末吏岑文本,从而得到了一个辅国的大智者;他审时度势,对跟随自己几十年的大将侯君集几弃几用,使大唐天下不致大乱……此外,有“房谋杜断”盛名的房玄龄、杜如晦,颇有谋略的乾臣长孙无忌,智勇双全的良将李靖、李勣等,均各得其所。唐太宗以过人的领导力,举重若轻地驾驭着这些身负超凡智略的英才,做到了治国与治人的完美结合。一时之间,忠臣,谋臣,干臣,皆列于朝;悍将,良将,猛将,均为所用。真可谓:君明臣贤,震古烁今!
这是一曲醒人警世之歌。“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明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李世民开明至此,虚怀纳谏,大胆裁官安民,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使得唐朝走上了一条快速发展之路。“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李世民清醒至此,始终心忧黎民,开疆拓土,励精图治,为国家选择了“偃武修文”的和平建设道路,把理政的重点放在支持促进农桑上,亲手描绘了一幅用热血和汗水描绘的盛世鸿图!从这部剧中,我们不是可以学到做人的道理,领悟到治国的方略吗?
这是一部历史正剧,根据李世民几个儿子争夺储位的真实历史事件,艺术地编织了他废立皇储的曲折故事,通过庶出皇子李恪、李佑等人与长孙一脉的三个嫡出皇子李承乾、李泰、李治间的储位之争,布置了大量悬念,矛盾冲突惊心动魄,扣人心弦。剧中对一些重要历史人物进行了深入刻画,对他们智慧的展示和人性的挖掘精彩纷呈。剧中还巧妙地安排了有确切记载的唐太宗与郑姓女子的婚姻风波。在情与法之间,太宗做出了理智的选择,留下了有情人未成眷属的遗憾,却捍卫了礼法的尊严。剧中女主角安康公主与一位商人和一位曾是浪子的功臣子弟间的爱情,则是波澜起伏一咏三叹,令人荡气回肠。这些爱情故事有机地融入了紧张尖锐的宫廷斗争之中,让作品平添了几多绚丽色彩。
《贞观长歌》通过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手法的结合,既向观众展示了一幅英雄辈出、风云际会的壮丽画卷,又让人们领略到了处在民族大融合时代里和谐开放、浪漫多彩的壮阔唐风,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精神盛宴!
泱泱盛世,浩浩壮歌!
版权声明:本文由1.76精品复古合击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观电影《投名状》有感
下一篇:我看《快乐男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