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响幸福那扇门

敲响幸福那扇门

优头杂文2025-11-20 11:41:27
“我好幸福喔!”蓝蓝在电话里的欢乐之情溢于言表,似乎早已将过往的苦痛经历抛到太平洋。幸福,与人们最休戚相关却又扑朔迷离、难以捉摸。有人说,幸福是个比较级,要有东西垫底才能感受到。幸福与否来源于你对它的

“我好幸福喔!”蓝蓝在电话里的欢乐之情溢于言表,似乎早已将过往的苦痛经历抛到太平洋。幸福,与人们最休戚相关却又扑朔迷离、难以捉摸。有人说,幸福是个比较级,要有东西垫底才能感受到。幸福与否来源于你对它的定义。那么,幸福的定义到底是什么呢?
《ThePursuitofHappiness》是一部励志兼感人大片,将一个艰困但充满梦想的黑种人克里斯的故事娓娓道来,把幸福重新定义,耐人寻味。此影片中文被译为《当幸福来敲门》,我个人感觉很不妥。克里斯在妻子离家出走后说:“我想起了托马斯·杰斐逊,想起了独立宣言,想起了其中对生存权生存权、自由权以及追求幸福权利的描写。我一直想知道,他怎么知道要把“追求幸福”那部分放进去的?也许幸福只能是去追求,但是却永远都追求不到。”幸福永远不会主动敲你的门,只有你紧紧跟随它的脚步,勇敢地敲响它的门,幸福才真正属于你。如此说来,“敲响幸福那扇门”是不是更好些呢?
影片伊始,克里斯的一句话便让我思考良久,他对一个店主说:“你墙上幸福的‘幸’写成了辛苦的‘辛’。”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一不小心,人们便会将幸福迷失,看到的仅仅是辛苦、不幸?这句话似乎预示了克里斯在以后将要面对和承受的一切,他将自己的生活归纳为四个阶段:搭公车、冒傻气、追赶、付税,每一个阶段都着实不易。他看到其他成功人士时,心里想着:“我还记得那一刻,他们全都看起来超幸福的样子,我为什么也不能满脸幸福?”此时克里斯或许还不懂得何为幸福。
克里斯在影片中有三个主要的人生角色:父亲、丈夫、员工。在开始,他便自述:“我第一次见到父亲时,已经28岁,我儿时就决定,等将来我有了孩子,他一定得知道他的父亲是谁。”而最终他也实现了这一愿望,他用坚强隐忍和对梦想的不懈追求让儿子知道了他的父亲是谁。他是个平易近人的goodfather,可以很随和地跟儿子讨论自己小时候的绰号,也可以很严肃地、一字一顿地说:“你有梦想,就要去捍卫它。”
其实,让我最感动的是父子俩无家可归的情景,克里斯让儿子闭上眼睛,按下扫描仪黑色按钮,并假装说已经穿越到远古时代,看到了恐龙,并带着儿子钻进公厕作为防身的“洞穴”!就这样,父子俩在公厕里蜷缩着度过了一晚。克里斯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在破产、妻子出走、被房东赶出来、要不回借出的钱又没有任何收入的境遇下,他竟然在孩子面前表现得如此轻松。然而,他的内心是沉重而委屈的,看着在公厕里睡着的儿子,克里斯,一个大男人,流下了愧疚、不知所措、孤独无助的泪水。是的,他也有脆弱的一面。
但克里斯深谙脆弱和泪水不能改变自己与儿子的命运,所以隐忍是他呈现给观众的又一大特质。在如此艰难的境况下,他从未向上级提起自己家里的事情,反而乐观向上、工作积极。为了节省时间接儿子,他从不舍得放下手中的电话,这样就可以更快地打完要求的电话;他也可以不喝水,这样就节省了上厕所的时间。他可以微笑着对同事和老板说,自己生活“Good,good”,他可以每天排队去救济院睡觉,他甚至悄悄卖血维持与儿子的基本生活。更令人惊奇的是,他还是个相当有幽默感的人,面试时,他因故衣衫不整,老板问:“你要怎么解释我如果接受了一个没有穿西服领带的员工?”克里斯一笑:“那他一定穿了一条特别棒的裤子。”所有面试官都会心大笑,当然通过了克里斯的面试。
克里斯最大的愧疚可能就是妻子了,因为他不能挣到钱交房租,妻子不堪忍受这样的生活而离开了他。Whoistoblame?这似乎不好下定论,只能说的是,妻子把幸福的源泉丢了。在克里斯经受了千难万险后,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不仅将扫描仪全部卖出,而且还被聘为最终的经纪人,生活从此柳暗花明。这时候,他无不感慨地说:“我人生的这部分,这个小阶段,就叫做幸福。”原来,幸福就是追求梦想,永葆希望,实现梦想与生活接轨的过程!如此说来,之前的种种苦难也都是幸福的一部分!
幸福人生是什么?就是你将幸福具体化的过程,是早上起床给自己冲一碗麦片的从容,是上课时偷着看看课外书的惊险,是中午回到寝室打开风扇的那一刻清爽,是躲床上看达人秀的享受,是可以在明亮的教室里上自习的宁静,是晚上可以拿出电脑敲下来这些心情文字的随性……原来我的幸福如此细微而悠长,如一支笛子的乐声,响彻在黑夜中静谧的校园里。幸福的终点站是哪儿呢?记住,幸福没有终点,在朝着梦想前进的旅途中,幸福无所不在。
Knock,knock,knock——喂,幸福,你在家吗?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