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人的“皇帝情结”
因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光辉照耀,“皇帝情结”在国人的风骨里不是一般的浓重,而且在各式各样的领域里都有显明的体现。国人浓重的“皇帝情结”,若要细论其成因渊缘来,极其麻烦,还真的一时无法找到头绪。但是,我们能
因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光辉照耀,“皇帝情结”在国人的风骨里不是一般的浓重,而且在各式各样的领域里都有显明的体现。国人浓重的“皇帝情结”,若要细论其成因渊缘来,极其麻烦,还真的一时无法找到头绪。但是,我们能从柏杨先生在他的一本书里说过的一句话,似乎可见其端倪。柏杨先生在他的《皇后之死》某篇里,就似曾说过(大意):皇帝这个职业真Tm的舒服,柏老要是能做上一个礼拜的皇帝,立刻死了也是值的。柏杨先生这话没错,最能体现国人的言行和心思;国人在处处时时、各个领域都能较多地体现出这样的“皇帝情结”来。
细究柏杨先生的话,不难得知,皇帝,在国人的心目中,大致有三大主要特征:第一,是在任何时候都要展示“说一不二”的风采;第二,是“手头要有挥霍不尽的金钱”,以便支应身边可供随意的大批美女;第三最为重要,就是“还要有可定人生死的本领或权力”,以便来对付敌手或铲除仇人。这三点谁若具之,确实是人生的“三大快事”啊!浪子也动了心呢;难怪柏杨先生那么说。当然皇帝的特征应当还是有的,这里我不多举证了。
第一点很好理解,也容易举证。这“说一不二”,本也是一种诚信的体现,即言思统一、言行一致;也是祖国同胞为人处世的美德。然而就是这种真诚的美德,在目前的世情中,却多演化成了“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的规则来。显然,普通民众是无法做得到的;但现在可以去朝这一方向努力。稍稍精明的人们,也都能发现这个秘法;明白了这种努力的前提,便是要先有钱,有了钱以后,这种努力便可有结果。于是乎,世情中不可思议的、千奇百怪的“捞钱现象”就见怪不怪了;当你若觉得奇怪时,略略思忖便可“思路清畅”。于是,国人“皇帝情结”中的第二点、第三点,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记得十多年前,商海有一位大红大紫的骄子,据说他不但和有着皇帝风格的某伟人长相相似,而且是具备着如上所言的皇帝的三大特征;有关他的这方面的传奇故事,因在当前的普通企业家和屑小官吏身上都算不得什么;而我印象较深的,是说他在每年一度的公司庆典时,总是要站在公司总部“特别仿建”的大楼上,向楼下数以千计的员工们“脱帽挥手”……做着伟人的那个“丰碑伟绩”式的经典动作。啊!天才啊……有人这样叹息。
还记得我当时在有关他的故事文章里读知了这些,就说给一些“明白”的朋友们:“这个人要出事的,有问题!”——在这里说这句,并不是要来表现我能“先知先觉”或“精通八卦”;其实我当时的想法很简单:你不就是一个企业家嘛,生活上腐化一些也不是不可理解;而你派出这样的势头,难道真像民间粗俗的人们所言的那样:“国家银行里的钱,是疯狗日出来的吗?”我们知道,金钱财富之本初,是血汗的凝聚;就是上世中,被共和国正法了的“万恶的大地主和大资本家”,他们的家财,多还是经过几辈的努力而获取的。果然,一年多之后,他身陷囹圄。然而此时,他还有一句惊世的、同样有着“皇帝情结”的经典理论:“天下做大事者,都是一个手抓钱,一个手撒钱;我的失败,是抓和撒脱节了!”(大意)他说的这点,也应当是皇帝的一大特征,不在本篇叙述之列。啊呵,奇哉妙哉!伟大的皇帝啊。
不难看得出,这位商海骄子的身上,固然是体现着浓重的“皇帝情结”。虽然说,他现在沉了下去,只要留心观察,他的风格在社会上各领域,还是很被一些精英们发扬着、继承着;因此上,因国人骨风里的“皇帝情结”,也就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里,涌现出了无数大大小小的土皇帝来。此文中,我也就不再攻击其他同胞了吧。
社会上是这样,文学领域自然也是不免。二十多年来风行的言情文学和武侠文学,我认为,之所以经久不息,就是其文旨所表现的主题和风格,正是应合了国人的“皇帝情结”。武侠作品中自然少不了土皇帝式的江湖帮主和江湖好汉;言情作品里也多的是“说一不二”的情哥情妹;害得祖国几代青少年,动不动就表现出“死呀活呀”、“我会叫你死得很难堪”、“我的地盘我说了算”……等等一些现代式的皇帝做派来。言情文学和武侠文学的作者们成功了,我们不得不佩服他们对这个民族和族人的了解和理解;而且他们的更高明之处是:把这些“皇帝情结”,与大义、仁爱等国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江湖婊子和江湖流氓们都能刻画成爱国忧民的情种和英雄,竟然使人找不出任何毛病来。哎呀,呸!
大作家和大学者”是这样;那些读得入迷的“小作家和小学者”们呢?我前一段时间在一个群里聊诗文,群里是有群主的;也定有群精群英。他们自己写诗自己评论,一天,把群里一首哼哼唧唧的习作“花开花落呀、春风入梦呀”的诗,竟然评得能和唐诗宋词里的精致、和徐志摩的诗相媲美。当然,玩笑也罢了,就像谁说的“有时的无知也是一种快乐”了;能有小乐,并无大过。然而,该诗的作者竟把持反对意见的群友大加羞辱,并要他承认,群里的那个评者,是群里的“第一诗人”来,若有不服者,就踢出群去。最后,那个被踢的群友说:“我还不稀罕进呢;庙小妖精大,池浅王八多!”
呵!实在是可笑之中也有可恼。过后,我用鲁迅先生一文中徐志摩捧泰戈尔的故事,对他们说:评诗不是捧人,这样大多会“捧杀”作者的;大家既然爱诗,因写作水平和生活感悟的成度不同,要交流、鼓励、提高才好;这才是做诗的乐趣。因我同时得知,他们还经常这样来“处罚惩办”群友,急性子所使,所以就大有意见,骂了他们的霸道作风,遂也就被“请出”了群来。
这也算是这些“诗人们”身上的“皇帝情结”吧;看来,这一情结已经深入国民之骨精了!事情虽小,我们诚然可怕:怕这些“皇帝的情结”永久地漫延开来。据报,前一阵子,不是就有一名县太爷的千金,在学校的厕所里,对“不服气她的女同学”实施了“老大式”的江湖制裁的么?依我看,这个县太爷的宝贝,不是武侠小说读得入迷了,或者就是从其父的风格遗传下来的吧!
作文要结尾了,我忽然又想到,华夏之族自称为“龙种”;除却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那么,国人身上这一浓重的“皇帝情结”,是不是也是“龙种”基因的遗传呢?如果是;再联想到现实中的恶果,叫我又来了气,在心里狠狠地发个毒愿:若真是这样的“龙种”,也不过就是一些杂种;还是尽早地叫他
版权声明:本文由1.76精品复古合击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