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赠予

同样的赠予

打寒噤散文2025-07-09 00:19:54
我的课上,突然有德育主任过来敲门。“李老师,叫几名男同学下楼去搬一些图书到图书室。”没等我开口吩咐,平日里那些个不爱学习,却热爱劳动的学生就自告奋勇的起身离座,跟着主任去了。看来只要不让他们坐在教室里
我的课上,突然有德育主任过来敲门。
“李老师,叫几名男同学下楼去搬一些图书到图书室。”没等我开口吩咐,平日里那些个不爱学习,却热爱劳动的学生就自告奋勇的起身离座,跟着主任去了。看来只要不让他们坐在教室里学习,干什么都心甘情愿了!瞧他们满心欢喜的走出教室,像是深陷囹圄的人突然得到特赦似的,与他们有同感的则眼巴巴的羡慕着他们暂时获得的自由。而那些只专注于学习的同学则表现出一副事不关己的漠然态度,只等着老师继续上课。这个时候,我更喜欢为这些经常被家长称为不听话的“坏”孩子们报以一目欣赏,除却学习他们很可爱,他们在劳动中生龙活虎的样子,他们在帮助同学时一马当先的样子,像一束明媚的阳光闪耀在这个到处充满功利性的社会里,在我的眼睛里,那是孩子们一种最本真最纯洁的美好。
本着对这些孩子负责,我决定停下课等他们回来再讲,给班里剩下的同学布置了一些作业。
可是将近下课了,他们才陆续回来。
我不解的问:“怎么要这么久?”
其中一个学生说:“老师,不光搬书,主要是拍照摆弄了好久。”
“拍照?”我更不解了。
“老师,那些图书可能是什么单位赠送的,还带着记者过来,所以要我们拍照了。”
“哦!”我恍然,但心里却隐隐的有些不舒服,不是因为耽误了我的一节课,而是因为这些可爱的孩子。
我可以想象的到,这些赠送图书的人们,他们是抱着一个很明确的目的而来:在当天的报刊上,发表一则标题醒目的报道《国庆节期间,不忘关心国家下一代!》然后刊登出他们精心拍下的照片,让孩子们面带着感激的微笑,以示证据!当他们做完这些工作驱车扬长而去时,还会不会惦记着,那些图书孩子们翻阅过吗?对孩子们的学习,生活确有帮助吗?孩子们的微笑是因为有更丰富的图书看而开心吗?还是为了按照他们的要求去摆出微笑的样子。。。。。。
看着这些孩子回到自己的位置坐下来,看着他们纯洁的还带着些许稚气的眼睛,我突然有些难过了,因为刚才有人利用了他们的微笑。
我默默地转过身,在黑板上写下了四个字“沽名钓誉”。
我问到:“哪个同学理解这个成语的意思?”大家一脸茫然。
我说:“那就查一下成语词典吧!”
我接着说:“老师突然想起一个曾经看到过的故事,想讲给你们听!”同学们高兴的鼓起掌来,打破了刚才教室里一瞬间的沉闷。
这是我在《读者》中看到的一个故事,故事大概是这样的:
一个中国的留学生在美国洛杉矶的一家咖啡馆里喝咖啡,看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好多人是一个人进来的,却总是点两杯咖啡,而且还附加一句:墙上贴一杯咖啡。只见服务生很有礼貌的把他点的咖啡端到桌前,然后在墙壁上贴上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一杯咖啡。点咖啡的先生或者女士们喝完自己要的咖啡,付完两杯咖啡的钱后,在服务生很有礼貌的再见声中离开,似乎和墙上的那杯咖啡毫无关系。这位留学生百思不得其解。
后来他又一次来到这家咖啡馆,这次他看到一位衣衫不整,看上去生活窘迫的人走进来。只见他对服务生很坦然的说:“墙上一杯咖啡。”于是服务生依然很有礼貌的把一杯咖啡端到他的面前,同时把墙上的那张写有“一杯咖啡”的纸条撕下来。他像其他人一样,从容的坐下来,慢慢的品着咖啡的芳香,然后在服务生很有礼貌的再见声中离开,不同的是,他不需要付钱了。
“听了这个故事,你们有什么感受?”我问学生们。
教室里很安静,同学们都显出一种沉思状。一个学生举起手,很有感触的说到:“我懂得了真正的,更高尚的善良,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还保护他人最珍贵的东西——自尊心。”
教室里响起了认同的掌声,这个掌声中也有我的一份。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