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圣之路(一)

朝圣之路(一)

漕截散文2025-09-01 15:54:29
我的父亲是一个普通的工人,一生经历坎坷,十六岁开始就给地主扛活,种地、拾荒、换破烂。他养育了七个孩子,中年丧妻后又娶了二个妻子都先他而去,生活种种磨难给他的心里蒙受很多酸楚。他对毛泽东非常敬仰,教育我
我的父亲是一个普通的工人,一生经历坎坷,十六岁开始就给地主扛活,种地、拾荒、换破烂。他养育了七个孩子,中年丧妻后又娶了二个妻子都先他而去,生活种种磨难给他的心里蒙受很多酸楚。他对毛泽东非常敬仰,教育我们要听党的话走人间正道。他对佛虔诚供养,父亲说虔诚念佛能免除灾难、解脱烦恼。父亲最大的愿望就是朝山拜佛,他对四大佛山充满了向往。但是父亲没有机会去四大佛山,在他离开我六年后,我萌发了去五台山的愿望,我要去完成父亲的遗愿。今年我在四月初四文殊菩萨生日时,与朋友小伟前去五台山朝拜。
我们坐了十七个小时的火车到石家庄,换乘汽车大约六个小时。一路上我们俩个异常的兴奋,不知道疲倦和劳累。由石家庄开往五台山的客车晚点三个小时,到了台怀镇已经是晚上十点多钟。那里的气候比我们家里低七、八度,一下车感到很冷。我们俩个第一次来这里,不知道到那里去住,再加上已经是深夜了,只好随着大多数人住到附近的小旅馆。小旅馆是个人开设的,条件不是很好但宿费便宜,我们俩人一天宿费五十元钱。店主问我们去不去文殊大殿,说今天去点灯能开启智慧,我和小伟高兴的随店主前往。赶到那里已经人山人海灯火辉煌,寺内的院子里布满了一座座莲花灯,人们有秩序的焚香和跪拜。大殿里传出阵阵钟声及僧人诵经声,使夜晚的景色庄严神圣。此情此景把我们旅途的劳累一扫而光,融在这古刹钟声、灯火摇曳的夜晚,让你的心平静、宽畅。寺内的流通处请莲花灯人很多,大多数是为孩子高考、中考所请,而且价钱依莲花灯的大小而定,最贵的大约4000多元钱。我请了两个三百元钱的,一盏为我的侄女,祝她明年高考榜上有名;另一盏为我孩子,祝他学业有成。点燃莲花灯放到院子里最高的地方,一个个莲花灯把寺内照得通亮。回到小旅馆已经十二点多了,屋子里很冷我们穿着衣服躺下,被子很薄在加上晚上没有吃东西,经不住寒冷,几乎是打着冷战到天亮。
第二天早晨起来,我和伟都不想在这里住了,我要去住带暖气的较好点旅店,伟不同意她说住那么好的太奢侈,省下住店钱捐到庙上。她坚持到寺庙里住,那里安全还可以拜佛。我心里不是很情愿,我又争不过她,只好按她说的办了。从旅馆出来放眼望去,台怀镇在群山绿树中掩映着庞大的寺庙群,高高的白塔和错落有致的屋顶,数不清有多少寺庙。真是“佛教名山,清凉胜境。寺庙林立,钟聲声幽。”这里奇异的景象叹为观止,我们又到昨天晚上去的文殊大殿,这才看清这里是“殊像寺”。
殊像寺
“殊像寺”在五台山台怀镇西南,“殊像寺”即意味着有文殊菩萨的真像。它创建于东晋初年,唐代重建,元泰定二年(1325)又予重建,后毁于大火。明代弘治九年(1496)再建,万历年间(1573-1620)又予重修,寺内有重修碑记。最为壮观的是“殊像寺”文殊殿内有一尊文殊菩萨骑过猗狻的塑像,高9。87米,是五台山台怀镇诸寺中最高的一尊彩塑文殊像。其中:狻猊高3。95米,狻猊四蹄蹬地,昂首竖耳,张口卷舌,双眼圆睁;面部、腰间、腿上呈蓝底白点,颈上长满深绿色的穗缨;它雄壮敦实,精神抖擞,作行走姿势,给人一种活泼奔腾之感。传说塑匠正在揉荞面做饭,猛然看见天空出现一朵彩云,文殊真容闪现其中。塑匠赶忙用手中的荞面把文殊的头像塑下来,拿去与塑好的佛身一比试,大小、神韵十分相和。匠人接着用泥仿塑,却总是不很理想,便干脆把乔面头安在塑像上,并贴上一层金,于是这一塑像就有了乔面头像文殊菩萨的称谓。
文殊殿内的殿壁上还塑造了五百罗汉渡江的故事。这一长48米,高6。8米,面积为326。4平方米的彩色悬塑,反映了这些罗汉在崇山峻岭间,或是降龙伏虎,或是撼山探海,或是聆听讲经,或是端坐习定,或是脚踩水兽,或是坐船渡海,或是飞行空中的各种形像。这一巨型彩色悬塑,规模宏大,内容丰富,人物众多,场景多变,给人一种上下几千年,纵横亿万里的博大之感,是一幅有动有静,色彩绚丽,刻划逼真的山水画。
小伟对这里喜欢的了不得,她拉着我去找寺内的师父,恳求人家能留我们在这里住,遗憾这里住满了。我们沿着山往上走,准备去最著名的菩萨顶。不知道怎么走的来到一个很幽静的寺庙,进来以后看见一个打水的女居士,小伟向前打招呼询问这里能否挂单,女居士热情的把我们介绍给另一个女居士,她是管理居士的领导,我们称她为师兄。安顿好住的地方我对师兄说我们没有吃早饭,她把我们领到厨房,因为开饭的时间已经过了,厨房里只有粥了,我们连说粥就可以了。那是我喝的最好的粥了,我和小伟每人喝了三大碗。吃完饭我们问菩萨顶怎么走,她们告诉我们沿着石阶往上就是菩萨顶。
菩萨顶
菩萨顶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称“大文殊院”。菩萨顶金碧辉煌,绚丽多彩,具有皇宫特色,是五台山最大的喇嘛寺院,也是国务院确定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菩萨顶寺院参照皇制式营造,殿宇上覆盖黄绿蓝三色琉璃瓦,金碧辉煌,雄冠五台。全寺占地9100多平方米,有殿堂楼房110多间,布局结构紧凑而有变化。从菩萨顶大照壁仰首上望,108级石台阶层层铺到高处,十分陡峻,仿佛一架天梯直架天宫。有人说沿108级石台阶步步登高,就把世上108种烦恼踩在脚下了。小伟说她要一步一磕头登上108级石阶,那样不但把烦恼消除了还能免除罪过。她在我前面一步一叩头,我被她的精神感动,与她一样磕上了108级石阶。我突然感到自己已经融到了这座古刹中,而且我周围的人们都很虔诚,磕头登上108级石阶的人很多,人们把朝拜看成是一件大事情。
登上石阶看到一个木牌楼,它耸立于石台阶高处平台上,四柱三门,上下三层,七个楼头,雄伟而多姿。牌楼中门大匾上,康熙皇帝御笔亲题“灵峰胜境”四个鎏金大字,闪烁有光。登上108级台阶,过华丽牌楼,又有一段石阶连接山门。此段石阶与所有寺院中见到的都不同,垂带石夹着的石阶,中间铺设斜面御路,雕有九龙吸水图案。九龙翻腾,互相缠绕,真可谓“活龙活现”,与北京故宫礓碌铺设没有两样。
文殊菩萨大殿院前有石牌坊一座,石壁上有康熙御笔“五台圣境”四字。殿内佛坛上供文殊菩萨骑狻猊彩色泥塑像,东西两侧佛坛上则供十八罗汉塑像。菩萨顶的文殊菩萨殿,是朝山信徒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