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狐媚映像下的美丽世界
乱翻书,走马观花,可能不是正牌读书人的作为。但我不是读书人,仅仅是一个在劳动之余闲着的人,所以想看什么,或者是碰到什么,随手拿到什么,好看就多瞅几眼,感觉琐碎无聊便弃置一旁,全凭兴之所至。很多年过去,
乱翻书,走马观花,可能不是正牌读书人的作为。但我不是读书人,仅仅是一个在劳动之余闲着的人,所以想看什么,或者是碰到什么,随手拿到什么,好看就多瞅几眼,感觉琐碎无聊便弃置一旁,全凭兴之所至。很多年过去,竟也零零碎碎的翻了不少,有些还留下难以忘却的印象。《聊斋志异》就是其中的一本。有一度我甚至劝很多人,多读读聊斋,每读都会受益匪浅,论格调、血性、文学价值、影响力,它一点也不比四大名著逊色,而且在那里,人们看到和感受到的是人性的闪光、俗世的快乐、生命深处的渴望、精神细微处的无穷力量。因此,我对留仙公一直高山仰止。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加上一贯不求甚解的习性,并没有太留意他的生平、经历和艺术上的成就。只是对此公的崇拜从来都没有减弱。蒲松龄是一个奇人,谙熟世事,明察人心,如椽巨笔,却是细微处着手,不动声色,而能使天翻地覆。自然,《聊斋志异》是一本奇书,世态的炎凉,人性的流变,灵魂的苦痛,现实的残酷,历历在目,他却不直写,或者已然在其间被欺骗和打击得彻底麻木,提不起兴趣,或者对经世致用的理念和文以载道的追求失去了信任,反倒是梦边的花草,柳荫下的闲话,蒲席上的温馨,狐仙神话的趣味,一下子映入眼帘,钻进了心扉,让生命顿时感到了充盈,焕发了激情,看到了人间残存的些许希望。据说,聊斋故事创作绵延了作者整个生命的过程,记录了他一生对世道人心的冷眼旁观和寂寞体察。乾隆辛未,九秋练塘渔人题诗曰:“一生遭尽揶揄笑,伸手还生五色烟”,可以说,比较形象地概括了他的生平和小说艺术造诣,也揭示了旧朝代知识分子“文章憎命达”的人生遭际。
手头有限的资料显示,蒲松龄是山东淄川(今淄博市)人,生于1640年,卒于1715年,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他诞生在崇祯十三年,正是山东大旱,饥民遍野,“树皮皆尽,发瘗肉以食”,可谓生不逢时。十二岁时,父亲亡故。十九岁弁冕童科,以县、府、道试第一,补博士弟子员,从此结交志同道合之士,创办郢中诗社,作伴读书,积累起广博的学识。康熙九年,应邀人江苏宝应县幕宾,饱览淮扬风景,体察百姓饥寒生活。一年后,他已厌倦了官场倾轧,加之思乡心切,便结束了短暂的宦途,返回故里,到同邑名人毕际有家设馆教书,读书写作,直至终老。他的短篇小说特色鲜明,无论与他的前人和后人的文言小说相比较,都毫不逊色,且明显的高出一筹。严酷的机遇打击和生活磨练,给予他以洞穿世界的眼光,也使他的小说呈现出非同一般的精神高度,那深邃的思想,精辟的见地,犀利而无情的批判锋芒,始终在那神奇而美妙,给人以无限遐想的艺术世界里闪耀着,体现出一种特殊而又诱人的神异之美。
记得第一次看由蒲公小说改编的香港电影《画中人》,一下子就被故事迷住了,一连看了好几遍,仍觉很不过瘾,接着读小说,常常通宵达旦。那时感觉,蒲松龄简直是一位成人童话的缔造者,是个诗兴浓郁的浪漫主义大师,也是唯一一个能将苦难和黑暗写出诗意,把辛酸伤痛写出带泪的欢笑的伟大作家,他的文学世界真正的让艰险无常的人生,格外的多了一层飘逸、安慰、希冀和守望,因为他让人们相信,在苦难的背后有幸福,黑暗的尽头有光明,艰险的深处有洞天,虽然生活中的失望很多,但是希望也很大,在无常的流布里,仍然弥漫着阳光,有一个又一个可以背靠的山脊,有随处可见的供人留连欣赏的美妙风景。坚定的人心和坚强的意志,总能给生命带来柳暗花明,尤其是有美女如云,情意绵绵,温馨荡漾,有粉嫩而殷红的桃之夭夭,哪怕是瞬间的狐妖魅影,亦足够人一夕陶醉,永世难忘。
尤其惊叹蒲公对人物性格心灵的刻画,往往寥寥数笔,便能使人物生动、鲜明的个性、面貌、情思凸显无遗。他写人物,不重外在的描绘,而重内心世界、精神面貌的刻画。如《侠女》,如《王桂庵》《黄英》《石清虚》《促织》,如《席方平》《张鸿渐》《锦瑟》《红玉》《仙人岛》等等,由于注意人物性格行为的勾勒,与情节冲突的水乳交融,因而个个真实、生动,十分耐看。《绩女》的形象,本是一个“偶堕情障”的狐仙,作者要把她写成既是人又是仙,于是调动彩绘的笔,不仅正面渲染她穿着不凡,遍体异香,还从七旬老妪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从费生一见到她就“意眩神驰”等加以映托,从而成功地刻画出一个“以色示人”狐仙形象。再看《晚霞》,从写五月五日吴越赛龙舟开始,尽情渲染赛舟之奇、卖艺者之苦,少年阿瑞入水被溺,进入龙宫;接着写龙宫的瑰丽,舞乐的壮观,阿瑞与晚霞的相识、相恋,相爱的欢乐和森严礼法制造的痛苦,他们逃出龙宫,却在人间又遭迫害,命运无法掌握在自己手中,但他们命运变化的每一步,都被被作者强烈的艺术渲染所创造的绚丽色彩所笼罩,仿佛这一对苦命鸳鸯,是从作者自己的胸中热血里端出来一般,作者的爱憎和喜乐悲悯渗透其中,也表明了作者鲜明的批判态度。
人妖狐媚的艺术世界,是蒲松龄毕其一生,奉献给世界的一份颓废现实的诊断书。书中那些狐妖附灵,鬼魅缠身,惊悚莫名的故事,破解开来,都裹藏着作者一颗真诚火热的良知之心,迫切之望,殷殷之情,而这良知、愿望和深情,再延伸开去,就是一个美丽的声音:什么时候人间才能真像是人间呢!从这个意义上说,《聊斋志异》无疑就是一部旧朝代的挽歌,同时又是一部呼唤美好人性的长恨歌。
版权声明:本文由1.76精品复古合击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