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感动,回眸蜂蜇之痛
古人诗云:不分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初读细品,觉得此诗在赞誉蜜蜂辛苦勤劳、无私奉献的同时,隐隐流露出一丝困惑,一份不平。而当我历经流光岁月,人生坎坷之后,从一个穿越“自我
古人诗云:不分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初读细品,觉得此诗在赞誉蜜蜂辛苦勤劳、无私奉献的同时,隐隐流露出一丝困惑,一份不平。而当我历经流光岁月,人生坎坷之后,从一个穿越“自我”这座高峰的视角,方才发现别有意境。
记忆中,从小到大,被蜂蛰过四次。还好,只被蜜蜂蛰过一次。
那是在孩提时,在爷爷奶奶身边。爷爷农闲时,养了几箱蜜蜂自娱,偶尔能有香甜的蜂蜜吃。夏日的一个早上,阳光明媚。树影斑驳的小院里,姑姑正在给刚刚起床的我洗脸洗手。突然,两只扭打成一团的小飞虫“砰”的一声撞进漂浮着香皂泡沫的水中,兀自互相只顾撕咬,直到意识到所处的危险境地,惶恐中才不甘心的各自逃命。或许方才的恶斗中体力损耗太多,它们双双被困在泡沫水中挣脱不走。姑姑一瞧,乐了:“蜜蜂和苍蝇打架!?”叮嘱我不要碰它们,转身掀起竹帘回屋去了。
年幼无知的我不明白姑姑为何非但“见死不救”,自己回屋去还不让我动手,不忍心眼睁睁看着两只可怜的小生命在浑浊的泡沫水中苦苦拼命挣扎,伸手把它们捞了起来。苍蝇在我手掌中打了个滚,鼓翅振落身上的残水,飞走了。蜜蜂反应稍慢,似乎看到苍蝇飞走才发觉已脱离险境,翻身在我掌中一顿,飞走了。这一切发生在短短的几秒钟内,手上莫名的涌起一阵剧痛,痛得我“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姑姑听到匆匆跑了出来,一看情形马上明白发生了什么。她急忙拔去蜂刺,用土办法掰断大蒜,涂抹汁水给我止痛,心疼又有些哭笑不得的安慰我:“我想回屋找个东西把蜜蜂捞出来,不是告诉你别动吗!苍蝇得救了,蜜蜂蛰了你,也活不了了。那是只‘糊涂虫’!”
随着年龄增长,知识增多,我才知道蜜蜂蛰了人之后,一般刺都拔不走。失去蜂刺的蜜蜂,即使不被守门的兵蜂杀死,早晚也会死。所以,不到情非得已,万分危急时,蜜蜂通常不会使出它的“杀手锏”——毒刺。
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了,每当想起此事,总是别有一番滋味萦绕在心头。一个二、三岁的孩童,头脑中对蜜蜂、苍蝇为何物浑然没有什么概念,完完全全出自善意发乎天性的一个举动,得到的是真真切切生平首次毒刺蛰痛。那只蜜蜂,不知是惊慌失措中急乱之举,或是看到苍蝇飞走不解气发泄私愤,或误以为我要害它性命,或是其它缘由,总之,对救它性命之人的回报,竟是舍命一蛰。那种蛰痛的感觉,早已随风淡去。唯有这件陈年趣事,历历在目,挥之不去,宛在眼前。如果当时如姑姑所说那样拿个东西去捞,我可免去皮肉之苦,那只可怜可悲的小蜜蜂也能真正得救。
为什么,世间很多事,在人们善良美好的愿望中本该美好,却并不美好,相反,很残酷,甚至残忍,令人心痛,令人痛心。
或许,尘世中,我们无法苛求什么,惟愿无愧我心,又岂能无憾。暮然回首,长叹一声,空留无限的伤感于沧桑岁月中。
而伤感之余,往事已如烟似云,遥不可及,伤痛的经历往往能给人某种启示。面对纷繁复杂充满变数的世事,有时出乎纯真的动机,完全善意的想法,事情的进展却不如人意,举步维艰;若一味沉迷拘执于自己的主意,急于求成,往往适得其反,事与愿违。这时,不妨放下自己,学会换位思考,更多的体谅对方的处境,完整的理解别人的想法,更加理智平和的处理事情,何尝不是一种智慧的选择。简单来说,凡事能真正多为别人着想一些,或许,我们能把事情做得更加美好,为这个原本多姿多彩的世界增色添彩。
回望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史,浩渺无限,风云跌宕,波澜壮阔。多少古圣先贤,仁人志士用生命谱写诠释着某种生命的境界:大禹治水,常年奔波劳碌,三过家门而不入;孔子教化四方,周游列国,颠沛多难;屈原忧国忧民,投水报国;范仲淹岳阳舒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飞元帅“精忠报国”,屈死冤狱,浩气忠魂光照千古;义乞武训,贫寒交迫,孤独流离,破衣遮体,食不果腹,四处乞讨,为了兴办教育,尝遍人间的酸苦,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被后世尊为“武圣人”……他们没有为自己着想什么,或许早已淡忘了自我的存在,一颗心时时刻刻牵挂着普天之下的芸芸苍生,一颗心完完全全的为了别人着想,这种人性中最伟大的生命华光,照耀着全世界,照耀着全人类。
往事悠悠,悠然传世;感人肺腑,扣人心弦,震撼人心。怀古思今,我想到了近几年来感动中国感动世界舍己为人的故事。东北几十年如一日,一无所求为乡亲摆渡的老大爷;湖北十三名勇救落水少年的大学生们;地震中用身体保护学生的四川老师和香港义工;把脱离险境的机会让给同胞的,被伊斯兰极端组织劫持的韩国女记者;以身置换被索马里海盗绑架的船员的美国老船长;……感动中,终于,我忽然领悟到了人之所以为人,存在于每个人生命中的超越于身份地位,超越于民族国家,超越于种族肤色,超越于文化信仰之上的最根本最宝贵而深深隐埋藏伏的生命因素。这种生命因素,可能我们每个人都很熟识,却很少关注;这种生命因素,表现为“真正的为他,而不是为我”。或许,古语“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中的本性,真正指的正是这种生命因素。纵然历尽风雨沧桑,世间百态,会被埋没,会被淡忘,却不会改变。
曾风靡全球的好莱坞大片《泰坦尼克号》中,很多源于真实历史的镜头一一展现在观众面前。在超级巨轮将要沉没之时,性命攸关之际,人性中的伟大与渺小,美丽与丑陋,善良与恶毒,在每位乘客不同的行为中,表现的淋漓尽致。有的人为了逃命,不择手段,不惜弄虚作假,甚至伤害别人;有的人在危急危难中,遵守普世的道德准则,优先让妇孺老幼登乘有限的救生艇;有的人主动把获救的机会让给别人,坦然安详的面对将要来临的死亡;船上的乐团,平静、淡定而又从容的举行着他们一生中最后一场演奏,希望能安抚平定一些人恐慌的情绪,避免引发混乱,造成人为的悲剧。在这生死存亡,命悬一线之际,每个人的表现我们似乎无可厚非,却发人深省。试想,如果在一个社会里,每个人为了自己的私利私欲,毫无节制顾忌的去损害伤害别人,那每个人都会成为施害者,每个人也都在所难免的会成为受害者;相反,如果每个人能真正的多为别人着想一点点,那么,整个社会将会变的和谐而美好。影片中,当杰克(ja
版权声明:本文由1.76精品复古合击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