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走近你,海坨山
海坨山,是北京市第二高山,延庆县第一高山。山上植被茂密,种类丰富,是一座天然植物宝库。由于海拔较高,物种垂直分布十分明显。山杨、白桦、落叶松、高山草甸,景色优美,季相变化万千。俗话说“仁着爱山,智者乐
海坨山,是北京市第二高山,延庆县第一高山。山上植被茂密,种类丰富,是一座天然植物宝库。由于海拔较高,物种垂直分布十分明显。山杨、白桦、落叶松、高山草甸,景色优美,季相变化万千。俗话说“仁着爱山,智者乐水”。我们虽然平凡,但我们拥有一颗热爱自然的心。
7月14日,带着对海坨山不懈的眷恋,我们再次启程。攀登海坨山,对很多人来说,是一种自我身体极限的挑战。我是第二次了。而晓风是第四次,竹林是第九次。说实在的,爬海坨,我是既向往又发怵。记得第一次爬海坨,是在去年6月25日。那天天气晴朗,气温有30多度。记得回来的时候,累得我说再也不去了。去年去的早,由于山上温度较低,高山草甸还未反青,草黄黄的,只开着一些叫不上名字的小红花。远远没有想像中的美好。都说7月是爬海坨最好的季节。最终还是禁不住海坨的诱惑,再次启程。
头天晚上,送走了闺女,先生值班,只剩下自己一个人。把家里全部收拾了一遍,最近太懒,家里很久没有这么整洁干净了。收拾完的心情很好。快11:30的时候准备睡觉,可大脑还是处于兴奋状态,总是睡不着,结果过了12:00还没睡着的后果很惨,一晚上总是处在半梦半醒之间。上了早晨5:30分的闹钟,结果5:00就醒了,根本没用上。6:20到达约定地点,集合后出发,共19人。八点多,到达大海坨村。此时的海拔已经是1000多米了。一路上,天阴的很,大家都在担心会不会下雨。山间的雾,越来越浓,浓的5米之外几乎看不清东西。开车的师傅,不知道技术怎么样,雾大也好,把路右面的山谷,也遮盖了,看不到有多陡,也少了担心。一路盘山而上。过了山垭口,就是严家坪了。路面也平缓了下来。路边种满了山药(土豆),看着漂亮的白色和紫色小花,从没想过,山药花居然也可以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
8点20分,我们从大海坨村开始上山。此时,天空中飘着雨丝,凉凉地打在脸上。村里一定养了很多牛羊,起初的一段路上遍布地雷,走的是惊心动魄,小心翼翼。
7月的海坨,一片苍翠。越往山上走,路边的野花也越来越多起来。这次一起来的,还有4名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的老师和研究生。他们一路照相,采标本,走的速度很慢。幸好有他们垫底,我们走在队伍的中间,与上次急行军比起来,很是轻松。也跟着认了几种植物。拿着相机,拍了很多小花。不过记性真是差的很,几乎没记住。只记得了几种有特色的,红色小花的地榆、蓝色的蓝刺球,白纸、刺梨……说起刺梨,我还是头一次见。茎上、果上长满了刺,据说,它是一种很好的解渴果实。也小心翼翼的,忍着扎手的疼痛摘了一个,尝了尝,吃的时候也是觉得无从下口,卷起舌头,用牙咬下,咀嚼的时候,到是不觉得扎了,味道酸酸的,却有止渴的功效。
一段平缓的路走下来,已经用了1个多小时了。10点15分,我们开始了真正的攀登。此段山路,非常的陡。也是最考验心脏的地方了。记得上次来,每走三五步,就要停下来休息,心脏跳的就象要迸出来的感觉。可能是上周走太安山的热身起了作用,也可能是有了上次的经历,还有天气凉爽,以及同行的姐姐体质更差的原因,此次上山,到是没觉得特别的艰难,心跳也很匀速。一路上,天气阴凉,真是天公做美,只是阴着,但并未下雨。快到山顶的时候,太阳还调皮的出来捣了一会儿乱。上次来,走的是北线,大片的山杨、白桦林和落叶松林,很是壮观。这次,走的是南线,多数是山杨林。看同事姐姐走的太累了,买了登山丈还忘了带,索性狠心破坏了两支六道木,做了拐杖。因为自己毕竟是干……的,破坏的时候,还是很心疼。不过,幸亏了这两支土拐杖,下山的时候,真是帮了我们大忙了,不过这是后话了。
爬山的过程,其实就是通过自虐的过程,寻找快乐。累的是身体,但愉悦的是身心。
快到山顶的时候,植被已经是高山草甸了,草甸下部只点缀着零星的六道木和山丁香,可惜丁香的花期已过。不过,让我们大家欣喜的是,绿绿的草甸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不知名的小花,黄色的,紫色的,蓝色的,白色的……,伴着山间时而飘来的轻雾,若隐若现,真是太美了,要比想像中的山顶,不知美了多少倍。
虽然已经进入草甸,但距离山顶,还有一段路。上了草甸就没有小路了。大家也松散起来。踩在草甸上的感觉,软软的。那些开在山顶的小花,美的让人不忍心采摘。远山,时而清晰,时而被云雾遮掩。但满眼的翠色,在云雾的衬托下,更加有了欲滴的感觉。到达山顶,山顶上比去年多了一座测绘碑,上面写着松山海坨山2198。388米。站在山顶,心里有说不清的快意,打了电话,发了短信,分享着自己的快乐。
每次爬山,我们必带的就是延庆的特产-火勺。一种圆圆的小饼,掰开之后,中间有瓤,可以往里面夹肉、夹火腿、夹鸡蛋、夹咸菜……以及你所有爱吃的东西。真是让人百吃不厌。
带了雨披,虽还未下雨,但在山顶却可以派上用场了。铺开之后,坐、卧、躺、趴,闻着青草的气息,各色的野花近在咫尺,天和云是那么近,用两个字来形容,就是“惬意”。
在山顶逗留了有一个小时,吃饭,照相,休息。1点15分,我们开始启程下山。其中有五人原路返回,有14人从另一条路下山。本来说从松山下的,但由于不认识路,就选了一条,就连竹林哥也说不好究竟会下的哪里了。
下山的风景,更美。想起一个词,“山花烂漫”。可惜滚滚的雷声以及道路的滑陡,让我们不得不收起相机,加快了下山的脚步。天越来越阴沉,道路也越来越陡峭。此时,拐杖可是派上了大用场了。柱着,拽着,真是四脚并用了,可还是有好几个人栽了屁股墩,当然也包括本人了。手还被滑破了一点,幸好带了创可贴,不碍事。
下山途中遇到了从此路上山的两拨勇士。背着大大的登山包,准备住宿在山顶,真是佩服,佩服啊。遇到第一拨人,问了之后才知道我们走的是啤酒溪,据说是爬海坨山的最远路线,上山就得走六个多小时。一段险路过后,道路变得平坦起来,但小路的两边,都是比人还高的草和灌木。此时雷声阵阵,山雨欲来。穿上雨披之后,雨点就劈里啪啦的掉下来了,且越下越大。
虽然穿着雨披,但根本顶不了啥用。雨是越下越大了,除了肩膀没怎么湿之外,其余的地方都湿透了。裤子吸满
版权声明:本文由1.76精品复古合击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